老板听后想通了,可员工想不通了,员工说:“为什么要给我找代理人,分明是不相信我。”那位老板就请我去给这名员工做思想工作。
我问这名员工:“你为什么不愿意找代理人呢?”
他说:“明明是老板不相信我,我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找代理人呢?”
我说:“好,你是不想找,对不对?”
他说:“不想找!”
我说:“不找也可以,我还有第二个方案。”
他问:“什么方案?”
我告诉他:“只要你肯与老板签一份合同,以后就不用找代理人了。合同的第一条,任何时候你都不能请假。你生病时也要来上班,即使爬也得来上班,你不来的话就影响企业效益。第二条,你永远不许辞职。第三条,即使你的家人病重,你都不能请假回去。你把这份合同签了,我就跟老板说不需要给你找代理人了。”
这名员工听后,想了半天,冒出一句:“李老师,你的意思是说找个代理人对我也有好处哦。”
找代理人到底对员工有没有好处呢?当然有,没有代理人,员工说要请假,生产管理者是准假还是不准假呢?如果不准假,员工就认为企业没有人性;一旦准了假,企业的生产进度就会被耽误了。
当然,人员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是不是这名员工做最合适、是不是换一名员工做会更好,等等,这些都是生产管理者要考虑的问题。
除了人员的问题外,在做任何一件事情(What)时,生产管理者还要考虑在哪个地方做(Where)、什么时间做(When)、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Why)、如何做这件事(How)以及需要花费多少(How much)等,但很多企业不事先研究这些问题,就糊里糊涂去执行,结果做了半天才发现白做了。所以,生产管理者一定要分析清楚“5W2H”这七个方面。如果确定要做,就要想想还能不能找到更快、更好的方法。
在这里,笔者又要提到走动管理了,走动管理是有时间进度的,比如说,一天的进度分每两个小时应该做多少或者上午、下午各做多少,生产管理者就需要到工厂看一下该完成的事情有没有完成。如果没有完成,就出现问题了,表示进度慢了,生产管理者就要督促员工加快进度。
通过“5W2H”分析法,生产管理者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找出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三不”法与“5W2H”分析法的运用
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笔者结合“三不”法和“5W2H”分析法,制作了下面的表格(见表3-3):
表3-3 “三不”法与“5W2H”分析法组合表
从上述表格示例中,生产管理者可以看出:月初七天全体员工每天都加班到22点,这是工作安排不均衡引起的,因为工厂月初的工作太多,而月末的工作则比较少。
生产管理者还会发现包装搬运工闲着的太多,就要考虑是不是员工人数太多、是否存在人力浪费的现象。如果是,就要考虑是否需要裁减人员。
当生产管理者把文件交给其他一些部门处理,文件却迟迟没有得到反馈时,就要思考发生这类问题的原因。原因有可能是因为文件处理没有标准化,那么,要怎样对文件进行标准化呢?企业内部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即生产现场标准化做得很好,但其他部门标准化做得不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就可以借鉴ISO9000标准中的一个框架程序。
这个框架程序是这样操作的:一件事情从A部门交到B部门后,规定好B部门处理需要多少时间;再交到C部门后,也规定好C部门处理需要多少时间,最后应在何时返回A部门。
文书处理标准化
以前,我在某企业生产部工作时,生产部都是在接到客户订单后,按照订单要求进行生产的。但是,企业在接到订单后,订单往往会先在销售部拖半天,然后在计划部又拖半天,最后下发到生产部时,领导就说这个订单要得很急,几天内就必须生产出来。如果前两个部门能够当天就把订单交给生产部,生产部生产产品的时间是不是就可以宽松一些呢?
后来,我在另一家企业做主管生产的副总时,我就作了这样一项规定:凡是销售部接到的订单,必须在20分钟之内确认订单内容是否准确,确认无误后就把订单交给计划部。计划部接到订单后,也必须在20分钟之内针对该订单制作出详细的物料计划、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然后将订单连同计划下发到生产部。
这样,从客户下订单到生产部接到订单的时间都得到了标准化,而且不受上下班时间制约,因为生产部是三班倒的,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生产。对于其他部门也是如此,不管晚上有没有人值班,即使是零点接到的订单,凌晨一点钟以前也要制作出详细的物料计划、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然后下发到生产部,这就是文书处理的标准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