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都市小说>做最好的采购总监> 第15章 供应商管理(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供应商管理(1)(1 / 2)

本章学习重点:

供应商管理的原则

供应商管理的各种制度与方法

供应商开发的基本准则

供应商考核的目的

供应商开发和管理的流程、操作方法及防止供应商垄断的策略

主题词:

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管理流程

供应商管理机制

供应商管理不仅是采购管理的环节,同时也是现代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一环,企业的业绩和供应商直接相关。为了提升竞争力,企业常常与遍布全球的供应商进行合作,于是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和复杂。采购经理不但要将供应商关系作为企业供应链上重要的一环加以强调,还需要系统地总结供应商关系管理独特的规律。

一、供应商管理原则

供应商管理的原则包括“门当户对”原则、半数比例原则、供应源数量控制原则和供应链战略原则。

1.“门当户对”原则

“门当户对”原则体现的是一种对等管理思想,它和“近朱者赤”的合作理论并不矛盾。在非垄断性货源的供应市场上,由于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和供应链管理实施的深入程度不同,应该优先考虑规模、层次相当的供应商。不一定行业老大就一定是首选的供应商,如果双方规模差异过大,采购比例在供应商总产值中比例过小,则采购方往往在生产排期、售后服务、弹性和谈判力量对比等方面不能尽如人意。

2.半数比例原则

从供应商风险评估的角度,半数比例原则要求购买数量不能超过供应商产能的50%。如果仅由一家供应商负责100%的供货和100%的成本分摊,则采购方风险较大,因为一旦该供应商出现问题,按照“蝴蝶效应”的发展,势必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不仅如此,采购方在对某些供应材料或产品有依赖性时,还要考虑地域风险。

3.供应源数量控制原则

供应源数量控制原则指实际供货的供应商数量不应该太多,同类物料的供应商数量最好保持在2~3家,有主次供应商之分。这样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果,保证供应的稳定性。

货源策略

20世纪80代末,以通用汽车为代表的美国汽车行业和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行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丰田等汽车大厂造成了对美国汽车业的竞争威胁并快速抢占了北美市场。美国人经过长时间研究发现,日本汽车之所以能在北美市场取得骄人战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成本优势,而日本企业唯一货源策略(Single Source)又是其取得成本优势的主要法宝。美国人尊崇多货源策略(Multi Source),看起来二者好像是背道而驰的。中国绝大多数企业擅长取长补短,权衡利弊,走中间路线,更愿意采用更为保守的第二货源策略(Second Source)。

1.唯一货源策略

对于完全垄断市场,也就是纯粹卖方市场,采购商被迫无奈,只能采用唯一货源策略。货源策略管理的重点是确保供应,整合采购需求,与供应商进行充分沟通并尝试签订长期合约,同时采购商必须应用全球采购模式寻找替代货源。这一货源策略一般适用于专利产品、独家核心技术领域。

2.多货源策略

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表现为买方市场,市场上有很多可供选择的货源,采购商货源管理的重点在于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供应环境中找到优秀的供应商,并引入供应商竞争机制,不断优化供应商基准。采购商应积极发挥地位优势筹码,利用先“撒网”后“筛选”的货源开发策略,寻找到有强烈合作意愿并有竞争优势的厂商,最终通过招标与货比三家的方式选择合作伙伴。建议同一产品的供应商最多不要超过三家,以避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最后造成这些“鸡蛋”相对于每个“篮子”都分量不够,失去吸引力。

3.第二货源策略

鉴于目前国内供应商的绩效表现与供应环境现状,第二货源是比较适宜采用的货源策略。这种方式既可以规避单一货源带来的供应风险,又可根据

供应商的绩效表现,合理分配订单比例。

为能寻找到市场上最具竞争力或最符合采购商要求的供应商,既往的货源开发模式必须进行调整。需要由被动的、接受式的货源开发模式转变为主动出击、扩大视野的货源开发模式。采购需要走出家门,在尽可能广阔的市场中搜寻符合企业要求的供应商。

4.供应链战略原则

采购商与供应商建立信任、合作、开放性交流的供应链长期合作关系,必须首先分析市场竞争环境。通过分析现在的产品需求、产品的类型和特征,确认是否有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必要。对于公开和充分竞争的供应商市场,可以采取多家比价,控制数量和择优入围的原则。

而在只有几家供应商可供选择的有限竞争的市场和垄断货源的独家供应市场,采购商则需要采取战略合作的原则,以获得更好的品质、更紧密的伙伴关系、更好的排程、更低的成本和更多的支持。

对于实施战略性长期伙伴关系的供应商,可以签订“一揽子协议/合同”。在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之后,还要根据需求的变化,确认供应链合作关系是否也要相应地变化。一旦发现某个供应商出现问题,应及时调整供应链战略。

供应链战略管理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仔细分析和处理近期和长期目标、短期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采购商从长远目标和长远利益出发,可能会选择某些表面上看似苛刻、昂贵的供应商,但实际上这是放弃了短期利益,主动选择了一个由优秀元素组成的供应链。

二、建立供应商准入制

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必须对众多的供应商进行选择。设立供应商准入制度,目的是从一开始就淘汰和筛选掉不合格的供应商,节约谈判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