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历史小说>回到明末当军师> 第七十八章 讨论未来时局(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八章 讨论未来时局(二)(2 / 2)

郑森看到纸上画着两张地图,两张地图上分别写着宋朝和明朝。

“第一点,宋朝时是没有漕运时,你看现在,依靠北京到杭州的运河,可以从北京坐船直达杨州。大军出征,后勤是很重要的,现在从北京出动的南征大军,可以靠船运输物资,大大降低了运输途中的损耗。”萧谨拿起挂在画板上的小木棍,指着两张地图,说道。

“是哦,现在有运河了,物资运输损耗比宋朝时低很多。”郑森摸了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他考虑事情还是不够周全。

“第二点,宋朝防御北方的防线是分为三部分的,西线是四川,中线是湖广一带,以襄阳和樊城为核心,东线才是淮河北岸和南岸的两淮防线。宋朝面对女真和蒙古的进攻时,这三地都在宋朝手中,而如今襄阳和樊城为李自成所占,长江防线已经不完整了,李自成如打赢建奴,效仿蒙古人造船从汉江进入长江,再沿长江西进,南京将不保。”萧谨用小木棍指着地图,说道。

“如果是建奴获胜呢?”郑森插话道。

“建奴获胜,沿着北京到杭州的运河南下,为师先说结论,我大明的军队恐怕一样挡不住。建奴的军队并不单单是骑兵强,步兵一样很强,宋朝时在两淮地区河流纵横地带,修筑大量的堡垒来进行防守,那时的火炮相对来说不是很强,以骑兵为主的女真人和蒙古人进攻两淮地区,都很艰难,而现在红夷大炮比宋朝时的大炮厉害多了,修筑堡垒来防守这一招用处恐怕不大。为师上面列举的那些其实都是次要的,一场战争的胜利,最重要的还是打仗的人行不行。”萧谨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向郑森,问道:“郑森,你说说看我大明现在在淮河两岸的军队都是些什么军队?”

“大概有高杰、南京总兵刘良佐、山东总兵刘泽清和庐州总兵黄得功等人的军队吧。”郑森想了一下,说道。

“高杰本来是原来是孙传庭的部下,孙传庭跟李自成决战输了,跟李自成有私怨的他不敢投降李自成,才带着部下跑到了淮河一带的。南京总兵刘良佐原本是流贼,后来才投降的朝廷,两人的军队坦白讲绝对打不过李自成的军队。山东总兵刘泽清懒得分析了,建奴入寇抢掠山东时,都没见山东的军队有什么好一点的表现,战斗力肯定是很弱的。庐州总兵黄得功是京营出身,建奴入寇时也没什么好的表现,我看这么多塘报,他的亮点就是跟刘良佐一起率部打败过张献忠,战斗力估计也就比高杰的军队稍差一些,但对上李自成或是建奴的大军,肯定是打不过的,即使守,也守不了多长时间。”萧谨直接把后来江北四镇军队分析了一番,坦白讲他们都是李自成和清军的手下败将,不管是李自成的大军,还是清军的大军南下,他们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

“哇塞,师父你怎么对江北的军队这么了解!”郑森十分惊讶地说道。

“郑将军转过来的塘报我基本都看过了,你平时塘报看得少,对大明军队的了解没有师父深。”萧谨笑了笑,很是骄傲地说道。

“哦,这么看来,我们在南京怕是呆不了太长时间了。难怪之前师父让我在南京学习一阵子,不着急回军从军领兵先,原来我们是在南京呆不了多久了。”郑森感概道,他突然想明白这个在南京新成立的朝廷恐怕不能存在多长时间了。

“是的,我们在南京确实呆不了多长时间了。”萧谨轻点了点头,说道:“好了,休息一下,等下师父跟你讲讲淮河区域有哪些河流和城市。”

“好的,师父。”郑森答应道,坐的时间长了,他屁股有些麻了,起身伸了伸腰。

休息一个刻时后,萧谨给郑森讲了淮河区域有哪些河流和城市,讲完就让郑森回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