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鸡笼山下,有一片规模宏大,且连成一体的建筑群,东达珍珠桥,西至进香河,北临鸡笼山、南达四牌楼。这片占地极广的建筑群就是南京赫赫有名的国子监,郑森抵达南京当天就进入国子监的校舍,萧谨则在金吾卫后巷上,进香河旁的一家“君来”客栈安顿了下来。
郑森刚到国子监,忙着熟悉环境,暂时不来萧谨这里上课,他也乐得清闲,每天看看进香河的景色,看看书,日子倒过得比较悠哉。
十天后,熟悉完环境的郑森终于过来找萧谨了。
“郑森,你终于来找为师了。”正在看着《金瓶梅》的萧谨打开门,看到门外站的人是郑森时,转身边走,边笑着说道。
“萧师父,今天晚上有个聚会有李香君的琴听哦,你去不去?”郑森进门把门关上后,笑着问道,他怕萧师父老呆在客栈里闷得慌,有聚会就想拉他一起去了。
“你是说媚香楼的那个李香君?”萧谨问道。
“是啊!”郑森点了点头,说道。
“据我所知,那个媚香楼的李香君不是已经赎身了,现在哪个聚会能请得到她。”萧谨有些奇怪地说道。
“她的相公候方域能请得的到她,这次聚会里有候方域,他说带他的侧室李香君一起去。”郑森解释道。
“你才进国子监十天的时间,就认识复社的候方域了?”萧谨十分惊讶地说道,他觉得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候方域很有名吗?”郑森有些疑惑地问道。
“复社四公子之一,挺有名的。”萧谨笑了笑,说道。
“哦,我是前两天刚认识的,他来南都办点事情,我刚拜在钱谦益门下,钱谦益介绍他给我认识的。文人嘛,都喜欢聚会,候方域缴请我参加他们复社五位文友的小聚会,我就答应去喽,弟子想到有李香君姑娘的琴听,特意来叫上师父您。”郑森说道。
“我又不是钱谦益的弟子,复社文人不欢迎我去参加他们的聚会吧。”萧谨有些惊讶地说道。
“我跟候方域说了,说我有一名同乡路过南京,很喜欢听香君姑娘的琴声,想一起带上他一起参加此次聚会,候方域同意了。”郑森笑着说道。
“哦,看来你面子挺大,可是我既吟诗作对水平很差,这种文人聚会,我去现场怕是会老被罚酒。”萧谨有些担忧地说道,古代的文人聚会,玩行酒令时总是少不了玩雅令,这是他的短处,他在郑府平时都不参加这种聚会的,怕出丑。
“萧师父,诗你不是花了不少时间跟我一起练过一阵子嘛,多少懂一点的吧。到时我坐你前面,悄悄地用酒水写答案在桌子上,蒙混过关应该还是不难的。”郑森笑着说道,他对于萧师父的诗词水平这么差很是不解,明明他历史、地理、政治和军事都很精通,偏偏吟诗这方面就很差,他搞不懂这是怎么回事。
“好吧,那就去一次看看吧,这次要是被罚酒次数多,下次我可不去了。”萧谨有些无奈地说道,郑森都这么说了,他总不能不给面子。
“好,那我们赶紧走吧。”郑森笑着说道。
换了一身出门的衣服,萧谨跟郑森走出客栈,上了等在门口的马车。
“驾”、“萧萧”,随着一声轻微的鞭子声和两声马的嘶鸣声,马车缓缓启动,往成贤街的方向驶去。
“这个聚会是哪里聚啊?”萧谨转头看向郑森,问道。
“秦淮河的一艘游船上,我们现在去登船。”郑森笑着说道。
“游船?不是花船就好。”萧谨笑了笑,说道,倒也不是说他正人君子,而是他有妻有妾,而且都是挚爱,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都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那种地方自然就缺乏兴趣了。
“放心好了,萧师父,那游船是我花钱租的,绝对不是花船。”郑森打包票道。
“这次聚会不是候方域组织的吗?”萧谨有些惊讶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