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组建了中药材沟通交流群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们。
这并不是一个买卖的群,最主要还是探讨,是我们发现人才的一个过程,产出率能够达到10%,那就已经是很不错的。
整个过程下来并不容易。
加了二百七八十人,发现了三十多人,也还在继续筛选,最终能够留下的,就是我们发展所需要的后劲,这就是人才储备。
我们所做的,主要是根植于乡村,但需要整合农村和城市两地的各类资源,是一个综合的模式,这就让很多人有了用武之地。
我们希望的,当然是越来越多想做副业的人加入我们,我们想要的,是对这份副业有一种执着态度的人,我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打磨这群人,后面在各项工作的推进中发挥作用,实现变现,分一杯羹。
这个过程是很不容易的,难的不是副业本身,而是参与者的心态,这也是一个涅槃的过程。
一个亲属家种的产自于韩国的萝卜种子,说是什么水果萝卜,今年的产量大约有一万多斤,弟弟全给收了。
北方人其实是爱吃萝卜的,就像我,即便是到了南方工作也还是会把萝卜当作零食来吃,奈何南方我见到的萝卜属实是太难吃了,那种辣是我接受不了的,应该是土质的原因。
这一万多斤萝卜怎么销售呢?存放都是一个问题,这种靠走量挣利润的,真的不适合做农产品的去经营,如果不是专做,一般都做不好,因为体量大,差价低,很是需要操心的。
怎么办?
虽然弟弟也把一部分拉回了店里销售,但是那毕竟是一万多斤,不是千把斤。
我看着他们不紧不慢我就着急,弟弟说先囤起来,但这根本就不适合作为囤的产品,于是我赶紧找销路。
在网上,我找到了鞍山区域佳泰乐超市负责采购业务的一个副总,电话里交流得挺好的,给我说的价格也是我们能够接受的,于是弟弟和朋友就拉着二十多斤萝卜样品屁颠屁颠去了,但是到了现场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对方叫来柜台负责采购的人,然后就甩给他们了,提了很多苛刻的条件,根本就无法成交,这让我挺感到意外的,难道老家的人都这么办事的吗?电话里一套,见面又一套,还是有别的想法,需要给回扣,琢磨不透,我给对方打了一个电话想说说情,但是人家理我是谁啊。
“吴经理,你看我们的萝卜是否也是可以的啊?”我恳切地问。
“你那萝卜得洗泥,而且要加工成我们想要的品相。”对方说。
“这个我们能够做到。”尽管这个做起来很难,但是也一定要做到,因为想要成交。
“你能每天送二三十斤吗?”对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