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历史小说>南明靖江王> 第五百零七章 甘肃(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零七章 甘肃(四)(1 / 2)

在茫茫的河西走廊,杨家将的故事广泛流传。

甘肃凉州卫武威城杨府巷杨宅,《杨氏家谱》的序言中写道:“先祖相传为宋将业之后,宋亡入蜀,居重庆府长寿县。迨后祖斌以凉州所掌印,居凉州,投葬凉州城东十三里堡北唐洪寨(今蜻蜓村)”。

这《杨氏家谱》一出,武威杨府巷立即天下闻名。不过杨府出名,并非全因为他们是家喻互晓的杨家将后代,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大明名将、甘肃总兵杨嘉谟。

杨嘉谟的七世祖杨胜是永乐朝怀远将军、金吾左卫指挥同知,此后代代皆为武将。曾祖父杨佑授甘肃左副总兵;祖父杨鳌官至参将;父亲杨魁职凉州卫指挥佥事;他本人更是勇猛善战,屡建功勋,先后任甘肃总兵、蓟镇总兵,外御强敌,内平流贼,死后授赠为光禄大夫、上柱国;三个儿子皆有战功,杨光烈授游击将军,杨光国、杨光裕授守备。

可以说是世代将门,杨家遂有“凉州杨家将”之名。

武威这名字,一听便知是武风极盛的地方。武风盛,将门便多。除了杨府巷杨氏将门外,还有谢府巷谢氏将门、达府巷达氏将门、李府巷李氏将门。四大将门,威震河西。

谢氏将门,乃前凉大将谢艾之后,到大明朝时已经衰落,从军的并不多。另两家则武风昌盛,声势不比“凉州杨家将”弱。

达府巷达氏将门的声威,源于万历朝名将达云。达氏乃是维吾尔族,自八世祖恪那亚任大明试百户时起,便世世代代为大明征战。

达云起于行伍,惜兵爱民、军纪严明,每战必认真谋划,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未曾一败,先后取得湟中、松山、甘肃等战役的胜利,为大明朝收复松山,拓地五百里。名震西陲,“为一时边将之冠”。儿孙也争气,长子达奇勋,昌平总兵;次子达奇策,大靖参将;三子达奇功,凉州卫都指挥同知;孙子达元祯,凉州卫守备。

还有一家是李府巷李氏将门。老李家亦是世代名将,李维新,曾任大明四川总兵,儿子李栖凤、李栖凰、李栖鸿、李栖鹍、李栖鹏、李栖鸣、李栖鷫,孙子李镇鼎、李镇华、李镇域,皆有军职。

满清入关后,谢家有军职的不多,杨家和达家怀念大明,不肯仕清,老李家最没骨气,屁颠颠地降了清。不光降清,还铁了心地为清廷效力。

历史上,因为“功劳”太大,李维新、李栖凤、李栖凰、李镇鼎死后皆被封为太子太保,号称“一门四太保”,康熙帝还亲自为他们家题了一块匾:“两河巨室”。官最大的李栖凤做到两广总督、李栖凰做到漕运总督,其余官职数十人,真正是显赫一时。

不过,这个时空,随着朱亨嘉的崛起,老李家可倒了霉。李栖凤在扬州总兵任上、李栖鹍在江南总兵任上、李栖鸣在广东总兵任上、李栖鷫在泉州副将任上、李镇鼎在西宁副将任上,死的死,俘的俘。只剩下在北京任兵部武选司员外郎的李栖鸿,凉州总兵李栖凰、都司李栖鹏、副将李镇华、参将李镇域等。

??

武将,最喜欢的便是闻鸡起舞。凉州总兵李栖凰习惯性地起了个大早,练剑。

剑出鞘,竟带着青芒,好快!一点都不美,招式简炼,大开大阖,凶猛刚烈。他的剑法,是杀人的剑法,战场上没有那么多花架子,讲究的是一招致命,所以,不好看,也不美。

“好!待吾与二哥同练”,一个黑大汉闯了进来,拔剑便刺。

“六弟,汝起的恁早”,李栖凰呵呵一笑,与李栖鹏对练了起来。

战场上的剑法,招式简单实用,一个人练,不好看;两个人斗剑,极刺激!虽是亲兄弟,打起来却如生死相搏。好看!

一个红脸,一个黑脸;一个灵活,一个凶猛;一个如乳燕轻盈,一个似猛虎啸林。斗到酣时,两柄剑飞快地旋转,连人影都看不分明。好看!一旁服侍的丫鬟、小厮看入了迷,目不转睛。

“父帅,不好了”,二人正斗着剑,李栖凰的长子、平凉副将李镇华闯了进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