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都市小说>领袖心经> 第1章 领导者的成“佛”之路(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领导者的成“佛”之路(1)(2 / 2)

第一阶段:凡夫之欲,领导者的动机

--领导者对现况的不满意和具有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强烈动机

透过罩在成功领导者表面的光环,我们一定可以看到,他们身上拥有一个共同特征:不满现况、拒绝平庸、超越自我。这是所有商界成功人士,包括伟大的政治家所共同拥有的心理特征。

当16岁的王永庆在小店铺外挨家挨户地为客户送米上门时,他问自己:“我要如何才能改变为别人送米的命运?”于是,他成了世界级的富豪。

当28岁的希尔顿先生贫困潦倒、睡在公园的长椅上过夜时,他问自己:“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在豪华的总统套房里进入梦乡?”于是,他创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星级连锁酒店。

当30多岁的松下幸之助经营的企业陷入绝境、濒临破产时,他问自己:“怎样才能生产出让人人都无法拒绝,又像自来水一样廉价的电器产品?”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自来水宣言”,并从此改变了松下电器的前途和命运。

当40多岁的宗庆后推着自行车在炎炎烈日下推销校办工厂的产品时,他问自己:“我的后半生还要这样度过吗?”于是,他创办了娃哈哈。

当60多岁的方太创办人茅理翔坐拥点火器海外市场的龙头交椅时,他问自己:“没有任何核心技术的点火器是方太未来的成长方向吗?”于是,他和儿子一起毅然放弃当时的成就,转行进入了橱柜市场,并成了橱柜行业内真正的“第一”。

当66岁的哈兰·山德士上校拿到他的第一笔养老金时,他痛苦地问自己:“难道我的一生就这么结束了吗?”于是,他创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炸鸡连锁店--肯德基。

当华为的老总任正非处在企业蒸蒸日上、经营如日中天的发展顺境时,他问自己:“华为最大的危机在哪里?我从来没有成就感,唯一让我担心的,是华为还从来没有经历过失败。”于是,他写了一篇名叫《华为的冬天》的文章,这篇文章从此成了华为长盛不衰的理论基石。

当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时,他问自己:“微软还可以生存多久?”于是,他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名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这句话也成了微软不断自我突破的行动指南……

无论是创业精英,还是商业领袖;无论他们是主动改变,还是被动选择,所有的成功领导者都具有共同的特质,即对现况的不满、超越自我的渴望和强烈的危机意识。就像释迦牟尼出家前的心境一样,即使拥有了高于他人的显赫地位和无比优越的物质条件,他依然忧虑。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都会像人的肉体一样终将灰飞烟灭,并非永恒。

释迦牟尼成佛的动机在于他对世事无常的感悟,商业领袖们追求卓越的动机在于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虽然二者的境界和终极目标不同,但出发点和渴望改变的动机却是完全相同的。

既然有共同的动机,就必然会有共同的行为。释迦牟尼说:“痛苦,是成佛的基本条件。”对于领导者来说,对现实的不满足、对现状的不满意、对未来不可预期的恐惧、对竞争形势的焦虑以及对害怕失去拥有的危机感,等等,都是当下的痛苦。而唯有被诸如此类的各种痛苦不断折磨着的领导者,才是最有可能修成正果、最有可能成“佛”的领导者。

佛常以莲花为喻。他认为,只有污浊的环境才能生长出圣洁的莲花。对于领导者来说,只有对现实的永不满足,才能激发出领导者内在的无限潜力和超越自我的决心。痛苦和逆境,是领导者成“佛”的首要条件和必要前提!

第二阶段:自觉的阿罗汉,领导者的自我修炼

--领导者对目标的执著追求和坚持不懈地付诸行动

悉达多王子决定出家后,他的父亲净饭王和美丽的妻子耶输陀罗伤心欲绝。父亲为了留住唯一的儿子,找来全国最好的工匠,为悉达多王子修建了精美绝伦的春、夏、秋、冬四座宫殿,宫殿里的歌舞弦乐夜以继日地进行着。然而,这些都未能留住悉达多王子出离世间、寻求真理的心。一天晚上,他亲吻了年幼的儿子,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妻子,毅然决然地走出了王宫。

悉达多王子脱去华贵的衣服,来到人迹罕至的深山。他先后拜阿罗逻迦、阿逻蓝和郁陀罗迦三位仙人为师,希望通过各种凡人无法忍受的苦行,找到超脱痛苦的法门。六年后,当菩提树下的悉达多王子向内心求法、即将成佛的时候,天魔大为惊恐,先后动用了包括武力、淫魔、心魔在内的各种妖孽干扰悉达多王子,都被悉达多王子一一击退。悉达多王子在战胜最可怕的心魔之后,最终坐地成释迦牟尼佛。从此,释迦牟尼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战胜他。

《金刚经》告诉我们:所谓无坚不摧的“金刚不坏之身”指的是那些能够战胜自己、永远不会被别人击倒的人!

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也同样道尽了成功领导者必经的成长磨难和心路历程。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人生磨难,就是对孟子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林肯7岁时为了糊口,被迫去做童工。他9岁丧父,直到15岁才有机会入学读书。22岁首次创业,即遇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再次失败。24岁借钱经商,不料遭遇破产,并背负了长达16年的债务。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再次失败。26岁准备结婚时,未婚妻却于婚礼前几个月突然病故。27岁时,林肯患上精神病,并入院治疗6个月。29岁时,他申请担任州议员发言人,又遭失败。31岁争取被选举人,再度落选。32岁结婚,却开始了他一生中长达20多年的痛苦婚姻。34岁竞选国会议员连任,又一次落选。39岁再次竞选国会议员连任,再次落选。40岁竞选本州土地局长,惨遭拒绝。45岁竞选参议员,还是落选。47岁时,林肯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提名,得票不到100张。49岁时竞选参议员,再次败北。

1860年,51岁的林肯竞选美国总统,终于大获成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16任总统,并连任两届。林肯在任期内带领美国北方军队击败南方军队,维护了国家统一。他还为美国在19世纪跃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开辟了道路,使美国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被美国人称为“伟大的解放者”。

林肯一生数不胜数的“失败”经历告诉我们:成功,在于坚持到最后一刻。

无独有偶,肯德基的创始人哈兰·山德士的经历同样可圈可点。

山德士上校6岁丧父,12岁开始流浪乞讨。23岁时结婚,24岁时妻子因忍受不了生活的贫困和他离婚,离婚的当天山德士同时失业。32岁时,山德士穷极无奈,计划绑架女学生以获取赎金解决温饱,但绑架计划失败。40岁时,他筹集资金开了家加油站,又因时逢战争,美国限制汽油的使用量而被迫停业。45岁时,他开了一家餐馆,却由于选址失误,碰上高速公路开发,再次破产。66岁时山德士再次创业,却遭到了1009个投资人的冷漠拒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