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部经理回答:“我们部门只有七个人,工作任务重,经常加班还没有加班费。我让老板招人,他不肯招,实在是太不讲道理了。”
其实,老板是对的。老板知道财务部本身不可能有那么多工作,可他不清楚为什么财务部会搞出那么多额外的事情来。
我到财务部以后,就开始观察他们是如何工作的。通过一个月的观察,我发现财务部其实没有那么多事情做。我就找来财务部经理,给他分析:“你做好两类事情就行了。第一类,应付企业之外的相关部门,如税务部门、工商部门等,凡是他们需要的东西你必须提供,因为这些事情跟企业的利益和生存紧密相关;第二类,做好企业内部的服务工作。我看到你做了很多报表、分析报告和计划。如果看了这些资料的人说有用,你就继续做;如果每个月你给老板做六份详细报表,但是老板从来都没有看过,这就是无效动作,就不要再做了。老板不懂财务报表,你一定要教会他看。”
后来,我把老板请来,和财务部经理一起讨论财务部到底要做哪些工作。讨论的最终结果是,老板同意其中的两份报表继续交给他看,但是需要做得再简单一些,另外四份报表就不需要做了。因为工作量减少了,财务部辞退了两名员工,留下的五名员工也不需要加班就可以完成工作。
其实,任何部门都会遇到类似于财务部的这种情况。记得当笔者提出停止做那六份报表的建议时,财务部经理还对笔者说:“你是外行,又不懂财务,你这是在瞎指挥。”笔者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说那六份报表是财务科目和会计科目规定必须做的。笔者就对他说:“让财务科目和会计科目见鬼去吧!做企业不是做财务科目、会计科目,只要提供必需的东西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财务科目和会计科目做呢?”
许多工作都存在“知其然,不知道其所以然”的情况,从来没有人静下心检讨一下到底做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所以,如果生产管理者能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某些工作是否有必要做,就可以剔除掉很多无效工作。剔除掉无效工作以后,问题就会变得简单,企业反而没有那么多问题了。
当然,在生产企业里,除了不必要的动作需要剔除外,设备、员工数量以及闲置时间都属于需要剔除的范围。
2.合并
合并的范围可以很广泛,包括合并各种工具使之用途更广泛、合并各种可能同时进行的动作、合并相同的工作岗位等。比如,生产管理者可以考虑能不能将两个人一起做的事合并为一个人做、能不能把两个工位合并为一个工位、能不能把两个部门合并为一个部门等问题。
到底是谁的问题
现在一些企业都设置有设备部门和生产部门,如果你是总经理,当设备出了问题时,你会去找生产部门的负责人还是去找设备部门的负责人?如果你找生产部门的负责人,他会说:“肯定是设备部门的问题,他们是管设备的嘛,设备出了问题,当然是他们的责任。”
当你找到设备部门的负责人时,他会说:“都是生产部门乱操作一通,他们根本不懂保养。”他又把责任推给了生产部门。
解决这两个部门之间互相推卸责任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就是将这两个部门合并,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这样做了。如果你所在的企业还没有这样做,那就赶快动手把设备部门合并到生产部门去,设备、产品质量以及生产产量等方面出了问题都由生产部经理负责。
现在,有的企业甚至把品管部与生产部合并起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也是因为一旦产品出了质量问题,这两个部门的负责人总喜欢推卸责任。当然,合并之前,企业的管理者还需要考虑合并是否合理,不能说合并就合并,否则合并后还是会产生很多问题。
设备部与生产部的合并
某企业有三名设备维修人员。以前,这三名设备维修人员属于设备部,设备坏了他们就来维修;如果设备没出现故障的话,他们就无事可干。
后来,企业将设备部与生产部合并后,这三名设备维修人员就归生产部经理管理。生产部经理安排他们一人负责一条生产线,哪条生产线出了问题就追究专门负责该生产线的设备维修人员的责任。从此以后,这三名设备维修人员就不再无所事事了,他们会经常到现场走动,与操作人员一起保养和维护设备。如果哪一组的设备出了问题,维修人员就会在第一时间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防止使用设备的操作人员弄坏设备,当有时间时,他们就会把操作人员聚集起来,给这些员工讲解如何操作、保养设备以及判断小故障的方法。员工们也很积极配合,因为他们已经合为一体了。
合并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也方便生产管理者进行管理,这就是合并的好处。当然,分开也有分开的好处。不过,如果合并能发挥更大的效用,就一定要合并。除了部门可以合并,其他方面如工位、动作还有工具等都可以合并。
3.重排
重排指将工作平均分配于双手,双手同时动作时,最好能呈现出对称性。比如,我们运动的时候最好用双手,双手最好同时往外或者往里,双手动作要对称。
应用在工作中,重排指应把工作平均分配到各个岗位上,把工作安排成清晰的直线顺序。对于生产管理者来说,如何把工作平均分配给每一名员工,不至于让有些员工很辛苦,有些员工无事可做呢?如果企业以前一直都是先做这件事再做另一件事,那么,调整一下顺序,看看会有怎样的后果。如果不如之前的处理方式,那就再按照以前的方式进行;如果调整顺序后的效果更好,则按照调整后的方式去做,这些都属于重排。在重排的过程中,生产管理者可以发现和解决很多问题。
4.简化
生产管理者不应该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应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生产管理者在培训员工时,讲解得越简单,员工就越容易理解。员工理解了,他们操作起来也就更容易,这就是简化。
简化的内容还包括减少无效工作、减少视觉动作并降低必须注视的次数、工作保持在正常动作范围内和缩短动作距离等。
那么,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如何把工作、动作、制度、标准规定得越简单越好呢?这是生产管理者要做的事情。越简单的动作,做起来越容易的动作,员工就越能按照标准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