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科幻小说>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第22章 说服他人的心理操纵术:让他不知不觉说“Yes”(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说服他人的心理操纵术:让他不知不觉说“Yes”(2)(1 / 2)

所以,平常我们还要格外注意我们自己的言谈举止。因为你无意之间的一个粗鄙的举止可能会让你的形象在外人眼中大打折扣;也可能因为你的一个善意的举动,让你的形象瞬间提升。

除此之外,光环效应还体现在-当我们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时,旁人会觉得你也是个优秀的人;当我们同街头地痞在一起时,旁人则会认为你和他们是一伙的,都不是什么好人。

所以我们还可以利用这方面的影响,美化自己的形象-多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这样就会被其积极的光环笼罩,为自己塑造出更加积极的形象。

心理学智慧光环效应是指利用著名人物或者事件的光环来达到快速引人注意或令人信服的效果。这种光环就像一棵大树,能到达树下的人,总是能享受到更多的凉阴。

比如厂家请深受群众喜爱的影视名人代言自己的产品,更能吸引人们,并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简单地说,光环效应相当于一种名人效应,它可以带动人群,它产生的影响力可以如同疯狂的追星族带来的影响那么强大。

新颖效应:

说服之前重塑一下自己的好形象林颖和张思思两家是邻居,她俩从小就是好朋友,两个人都觉得自己很了解对方。可是,这一阵子林颖因为家庭中的矛盾,情绪很不好,有时张思思找林颖聊天,林颖总是动不动就生气,张思思觉得林颖挺莫名其妙的。

后来,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林颖被卷入了一起盗窃案中。张思思认为林颖这个人原来一直都在欺骗自己的友情,于是和林颖绝交了。

这个事件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有些不可理喻,这么多年的友情就这样结束了?其实这个可以用心理学上的“新颖效应”来解释。新颖效应又被称为近因效应。

它的效果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多种刺激在同一时间出现时,人的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

这就是说,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对其最新的认识变成了我们对他的印119象,于是原先对这人的评价就不存在了。

就像在上面这个小故事中,不论林颖和张思思原来有多么要好,但是,随着林颖因家庭问题控制不了自己的负面情绪,张思思对林颖的印象也开始改变。最后,一宗盗窃案成为导火索,两个好朋友最终分道扬镳。

新颖效应是由著名的关于吉姆印象的实验而得出的结论。

心理学家编写了两段关于一个叫做吉姆的小男孩的生活情景。第一段文字讲的是吉姆是个很外向开朗的小男孩,第二段文字讲的是吉姆是个很内向很冷淡的人。

然后,心理学家分别给不同的测试者阅读文字内容。

在第一组中,先出现的是关于吉姆热情的描写,然后出现的是关于吉姆内向的描写。在第二组中,则是先出现吉姆内向的描写,后出现吉姆热情的描写。

实验结果表明,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影响更大,但是如果在两个段落中加上某些活动,则大部分人都会根据参加活动以后的信息对吉姆进行评价。

这就表明,最新的信息对于人们的感知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也就是说,当有新的信息时,人们的感官会将原来的印象淡忘掉并形成最新的印象。

有关新颖效应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

夫妻之间争吵,一气之下忘记了过去的恩爱,争执着要离婚;好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在自己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离别时的情景;你总是生同一个人的气,真正让你说生气的缘由时,你最多能说上一两条;某个社会名流,一直都名声很好,却因为一桩丑闻而声名狼藉……新颖效应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注意近期的表现,要好好保持良好形象。

特别是和老朋友在一起时,我们对每一次接触都要认真对待,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次不当的行为,导致结束多年的友谊。

在与朋友发生争吵时,不要急于分出谁对谁错,等到大家都平静下来,再坐到一起好好谈谈,交流各自内心的想法,努力保护好多年的情谊。在与朋友离别时,送上一句美好的祝福,就算你们曾经针锋相对,也会在这一刻握手言和。

同样地,想要一个人不知不觉地对你说“Yes”,就要给这个人留下一个新的良好印象。这也可以借助新颖效应。

清朝晚期,曾国藩所带领的湘军在与太平军交战中一直处于劣势。因为连吃败仗,曾国藩在奏折上如是写道:“湘军屡战屡败。”奏折给曾国藩身边的军师看过后,军师建议将“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曾国藩听从了军师的建议。

朝廷看到奏折后,认为曾国藩虽连连战败,但依然奋战,忠心可嘉,不但没有依照军法论处,反而对其进行了嘉奖。这便是新颖效应在起作用,有时变动语序可能会带来截然相反的效果。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往往会因为最后一句话而颠覆了本来想要表达的意思。比如我们介绍一个人的时候,前面说了他很多优点,最后加一个“但是”引出这个人的一个缺点,听者会很容易记住这个人的缺点,而之前所说的那些优点却都被忽略了。

当你批评他人时,肯定会带有一定的情绪,如果你能妥帖地结束对话,在后几句批评的话中加上一些安慰之语,也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他人的失误影响到了你,我们可以在责备他人之后,鼓励他一下,这样可以消除对方的消极情绪,也可以缓解彼此的关系。

总之,我们若能在说服他人之前,合理地利用新颖效应,向他人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会大大增强说服的效果。

心理学智慧新颖效应也被称为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就是指人们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会用最新的印象取代原来的印象。在熟人交往中,近因效应的影响很大。

因为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往往是最近的印象,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些印象不一定是最全面的,我们不能因为他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放弃多年的交情。同理,近因效应提醒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可以在准备说服他人之前重塑一下自己的好形象,以增强说服的效果。

换位思考:

多替对方想想,这比争辩更有效一只猪、一只羊和一头奶牛被圈养在同一个畜栏中。

有一天,农夫要把猪从畜栏中捉出来。那只猪大声地哀嚎着,努力躲避农夫的抓捕。羊和奶牛对于猪的哀嚎声很是不满,便对猪抱怨道:“我们也经常被拉出去,我们可没有像你一样嚎起来没完没了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