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历史小说>宋代风流> 卷三 平定方腊 第十一章 王升骗城(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三 平定方腊 第十一章 王升骗城(一)(1 / 2)

三吴都会地,千古羡无穷。

凿开混沌,何年涌出水晶宫。

春路如描挑杏发,秋赏金菊芙蓉,夏宴鲜藕池中。

柳影六桥明月,花香十里熏风。

也宜晴,也宜雨,也宜风,冬景淡状浓。

王孙公子,亭台阁内,管弦中。

北岭寒梅破玉,南屏九里苍松。

四面青山叠嶂,侵汉三高峰。

疑是蓬莱景,分开第一重。

钱塘自古繁华,杭州西湖,更为天下美景,水秀山明,正的帝王建都之所,今方腊占据杭州,东有菜市门、荐桥门;南有侯潮门、嘉会门;西有钱湖门、清波门;北有北关门、良山门。城子方圆八十余里,城郭高远,镇守这方腊最后一座大城的便是方腊大太子方天定,手下却有两员大将,分别为明教国师邓元觉和熊王司方行。

杭州府上方定天焦急的看着邓元觉和司方行,有些恐慌的道:“沈墨翰过的江南来,势不可挡,一路上连克润州、常州、苏州三个大郡,平定各小郡县百余处,现拥有近十万大军向我杭州进发,我杭州乃南国屏障,若有亏失,睦州岂能保?今次沈墨翰前来全靠国师和司法王了。”

邓元觉不屑的道:“太子放心,我杭州兵多将广,加上坐拥杭州高城,岂怕了他沈墨翰了,今虽折了数处州郡,皆是不得其人,方致如此,今我和司护法愿各率精兵两万兵马出城迎敌。”

方天定喜道:“如此甚好,只是辛苦了国师和司法王。”

邓元觉和司方行齐声道:“臣等誓死保卫杭州,成就教主万年基业。”

当下方天定坐拥三万精兵镇守杭州,邓元觉率兵两万往奉口镇进发,司方行率兵两万往余杭州进发,两路夹击沈墨翰。

沈墨翰率领大军直行到杭州城外数十里外的东新桥下寨扎营,还未安顿好,哨兵就来报,左右各有两路大军杀来,沈墨翰一惊,分派左右两军出阵迎敌,当下卢俊义和呼延灼各自出阵迎敌。

卢俊义的右军最先遇到敌人,这敌军为首一人乃是一个胖大和尚,正是国师邓元觉,邓元觉提着一根禅仗先行出马叫道:“对面的敌军,赶快叫沈墨翰小贼下马受死。”

右军指挥使董平心中大怒,当下纵马出来,提枪道:“你那和尚不在庙中吃斋年佛,跑到这里还鬼叫什么,待我董平来让你这不守清规的贼秃驴什么叫清规戒律。”

邓元觉大怒,生平最忌有人说他不守戒律,当下提起禅杖和董平斗在一起,这董平号称双枪将,顾名思义,手中拿着两把短枪,挥舞起来让人防不胜防,这邓元觉手中的一根铁大禅杖也是沉重无比,两人一时斗的不分胜负。

而左军之中,徐宁也挺着一只金枪和司方行战在一起,二人也是势均力敌。

却说这四人直打到天黑,仍不分胜负,邓元觉和司方行心中均大惊,恐怕遇到埋伏,便收马回阵,卢俊义和呼延灼怕是诱敌之策,也并未追赶,兀自回营。

连后几日,却是一直未见敌军,王升的前锋营直行到东新桥,也不见一个敌军,王升心疑,退回桥外,派人报告给沈墨翰,沈墨翰命王升不可冒进,每日派人出哨,却说第三日,陈达和杨春带了数十骑马出巡,直行到北关门来,突然见城门大开,两人心中大生疑惑,来到吊桥边,突然城上一声擂鼓声响起,城里奔出一队军马来,陈达和杨春大惊,连忙掉转马头回营,那知道还未走到桥头,却见从面个奔出一队人马,当先两人正是邓元觉和司方行。

陈达和杨春二人大惊,连忙回马,却已是来不急,和陈达和杨春较为亲近的史进见陈达和杨春二人危险,连忙急掉本部人马迎接,却是已晚,几个回合便被邓元觉和司方行斩于马下,史进大怒,直向邓元觉和司方行杀去。

王升见此景况,怕史进有所闪失,连忙号令大军向杭州城进军,一时间,王升的前锋营和敌人在杭州城上撕杀起来。

沈墨翰知道了情况,连忙命大军进发,一时间三军齐动,向杭州城上杀去,邓元觉和司方行听得沈墨翰大军行动,连忙鸣金退回杭州城内,沈墨翰便扎营城下,城上却用竹竿挑起二人的人头来示众。

沈墨翰等人大怒,牢牢围住杭州城,势必要报此仇,多翻去城下挑战,城上皆闭门不出,每当宋军临近便冷箭射之。

这杭州城要比苏州城还要高上少许,城内更是驻军七万余人,自己虽号称十万之众,当只有八万军马,倘若强攻,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但是敌人却监守不出,这如何是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