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要让大家知道一个不良品都是不允许的。这也是一个观念问题。现在很多管理者都认为不良品是不可以避免的,而JIT则认为不良品是可以避免的,而且不应该生产出不良品。只要生产出来的产品中有一个不良品,就会造成下一道工序缺一个产品,从而影响整个生产计划的实施。有了压力反而会让大家都认真生产,就不会产生不良品。
在看板管理中,物流与信息流分为工序之间的物流与信息流和工序内的物流与信息流,分别由传送看板与生产看板进行控制。传送看板指挥零部件在前后两道工序之间的移动。传送看板的使用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看板必须随实物,即产品一起移动。当后工序需要补充零部件时,传送看板就被送至前工序的出口存放处并附在放置所需的零部件容器上,同时取下该容器上的生产看板,放入生产看板专用盒中。然后,传送看板附在装有零部件的容器上从前工序的出口存放处搬运到后工序的入口存放处。当后工序开始使用其入口存放处容器中的零部件时,传送看板就被取下,放入传送看板专用盒中。由此可见,传送看板只是在前工序的出口存放处与后工序的入口存放处之间往返传递。
每一个传送看板只对应一种零部件。每种零部件总是存放在规定的、相应的容器内。所以,一个传送看板对应的容器也是一定的。
4.正确使用各类看板
(1)看板的种类
看板总体上分为三大类:传送看板、生产看板和临时看板。
(1)工序间看板。
工序间看板是指工厂内部后工序到前工序领取所需的零部件时所使用的看板。
工序间看板一般与看板回收箱配合使用。作业场地会设有看板回收箱,从前工序领来的零部件放在挂有工序间看板的容器内,该容器里的零部件被使用后,取下看板,放到看板回收箱中。现场管理人员会定时查看看板回收箱,看到看板回收箱中有看板就会知道该零部件已被使用,需要补充,于是回收看板,送到前工序,以便前工序生产需要补充的零部件。
(2)外协看板。
外协看板是针对外部的协作厂家所使用的看板。它与工序间看板相似,只是“前工序”不是工厂内部的工序而是供应商。进货单位的名称、进货时间和进货数量等信息均要记载在外协看板上。
外协看板的使用方法与工序间看板基本相同。看板回收后按各协作厂家分开,由各协作厂家带回去,成为他们下次生产的指示。
(3)工序内看板。
某工序进行加工时所使用的看板叫工序内看板,这种看板用于装配线及作业切换时间接近于零的工序,例如机加工工序等。
后工序来领取中间品时会摘下挂在产品上的工序内看板,然后挂上工序间看板。看板被摘下的顺序以及这些看板所表示的数量将是该工序进行生产的依据,当摘下的看板数量变为零时,则停止生产,这样既不会延误也不会产生过量的存储。
(4)信号看板。
信号看板是在不得不进行成批生产的工序之间所使用的看板。信号看板挂在成批制造出来的产品上,当该批产品的数量减少到基准数时摘下看板,送回到生产工序,然后生产工序按该看板的指示开始生产。没有摘牌则说明数量足够,不需要生产。另外,从零部件出库到生产工序,也可利用信号看板来进行指示配送。
(5)临时看板。
临时看板是在进行设备保全、设备修理、临时任务或需要加班生产的时候所使用的看板。与其他种类的看板不同的是,临时看板主要是为了完成非计划内的生产或设备维护等任务,因而灵活性比较大。
(2)生产看板控制物流与信息流生产看板规定了所生产的零件及其数量,它只在作业点与其出口存放处之间往返。当后工序传来的传送看板与该作业点出口存放处容器上的生产看板相关内容一致时,取下生产看板放入生产看板专用盒内。该容器连同传送看板一起被送到后工序的入口存放处。该作业点作业人员按顺序从生产看板专用盒内取走生产看板,并按生产看板的具体内容,从作业点的入口存放处取走要加工的零部件,加工完规定的数量之后,将生产看板附于容器上,放置于该作业点出口存放处(如图2—3)。如果生产看板专用盒中的看板数量变为零,则停止生产。
这里有人就要问了,停止生产不是造成等待的浪费吗?但是JIT不是这样认为的,JIT认为停止生产虽然浪费了人工,但是如果不停止生产,生产出很多中间品,这些中间品的存放还会占用很多地方,甚至有时候中间品出现了问题,后工序又没有发现,还会造成品质问题等等。这就是JIT生产与其他生产方式的不同。
入品存放处在一条生产线上,无论是生产单一品种还是多品种,均按这种方法所规定的顺序和数量进行生产,既不会延误也不会产生过量的中间库存。
生产看板能够控制工序内的物流与信息流,指挥工序生产,因此它就代替了我们传统生产中的生产计划:通过看板,而不是通过生产计划来让每一道工序按计划生产。传统生产是按生产计划生产,看板生产是按照看板来生产,后工序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后工序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生产,后工序需要多少量就生产多少量。
5.代替看板的其他目视化方法
我们常用的看板是一张卡片,卡片上面写有产品名称、编号、数量、工序。有了这些东西,很多工厂还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代替这个卡片。
例如有的工厂用彩色的乒乓球,在它上面标明要生产的品种和数量。例如我在一个工厂就看到每一个彩色乒乓球上面都标着“20”,只要把彩色乒乓球放到前道工序,前道工序就知道它需要什么产品需要多少了。这就是通过彩色乒乓球来传递生产信息。
我曾经工作的制造部用得最多的是空容器。当时我们使用的是周转箱。每一个周转箱一般都只能放一定数量的产品或者中间品,例如一个周转箱放10个中间品。把周转箱作为一个传递看板,只要下道工序拿走装有中间品的周转箱,我们就放一个空箱给上道工序。上道工序看到这个空箱就知道我们要这个产品了,就马上又到前工序那里去拿产品进行加工,然后填满这个空箱。
还有的企业在地面上画空格,比如用油漆画格子。如果格子上面的产品被拿走了,就说明这个产品要生产,然后马上生产产品补足这个空格。
有的工厂各个生产工序不在同一个车间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信号灯来传递信息。当后工序需要某种中间制品时,就点亮相应的信号灯,前工序看到信号灯亮了,就迅速把产品送到后工序,并生产新的中间品。
其他可视化方法方法介绍
彩色乒乓球
在彩色的乒乓球上标明要生产的品种和数量,使用时只需要将彩色乒乓球放到前一道工序,前一道工序就可以知道所需的产品和数量。
空容器
使用空容器,例如周转箱,每个周转箱中放置一定数量的产品或中间品在里面。使用时将装有中间品的箱子拿走,并补放相应的空箱,前工序就可知道后工序的需求。
地面空格标识
在地面上绘制空格,将产品放置在格子中间。一旦格子中的产品被取走,则进行生产补足空格。
信号标志
有的工厂很多工序不在同一个车间之内,这时候就可用信号灯来传递信息。当信号灯发亮后,前工序迅速将产品送到后工序,并生产新的中间品。
JIT生产方式最显著的特点是看板管理,但是JIT生产方式与看板方式绝不是等同的。
JIT生产方式的本质是一种生产管理理念,而看板不过是实现JIT生产的一种管理工具。看板发挥其作用是有一定的条的,如工序一体化、生产均衡化、生产同步化等等。如果片面地认为JIT生产方式就是看板方式,不对现有的生产管理方式做任何变动就单纯地引进看板方式的话,对企业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