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都市小说>津渡一家人> 063 留余年(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63 留余年(下)(2 / 2)

少君见着三叔公满脸的得色,心里闷哼道:果然是这么一回事,要不我还在疑惑,为何方才你乍一听两国要开战的事,没波没澜的,一听北齐吃了这么一个大亏,那么金楚国此战必胜,朝廷下来的封赏必然要厚些,三叔公以为有便宜好拣了是吧,便要戴上那大义的高帽,冲在前头去招人耳目,可惜啊,事实上未必能如你老人家所愿了啊,便是事实果如你所愿,我也得让它颠倒过来。

方才少君开口前只想到三叔公在短短的时间里肯定是想到了什么,才会产生如此惊人的想法,一般来说,不是钱便是面子问题,这才出言一试,证实能左右三叔公做出捐粮捐钱举动的因素,占大头的便是那对古人极为重要的面子问题。

“可惜,咱们江东离京城太过遥远,这层层地方官父母官什么的委实太过多了些,传上去传下来也不知要多久,再说,咱们未必能是那个领头的啊,”少君说到这停了下来,有意看看他们的反应,三叔公的笑脸乍然僵住,少君差一点就要当场乐出来,遂伸手抚着胸口轻咳咳,笑道:“不过,咱们陈族子弟人人都有一份爱国为民之心,不必稀罕这些虚名,人生能做得几次问心无愧便是鬼也不敢欺上门——”

“侄孙女说得好,好一个‘人生能做得几次问心无愧便是鬼也不敢欺上门’啊,侄孙女如此胸怀便是大丈夫也不过如此啊。”三叔公眉须一抖,神色一下子舒展开来,便哈哈大笑起来。

“三叔公过奖了,侄孙女愧不敢当,只是我们若这般做了,问心无愧、为国为民本是好事,可是兴许事实上便会截然相反,给金楚国酿成大灾大难啊。”

“此话怎么讲?”三叔公心生怒意,有几分恼怒这侄孙女太精明过头了,几番挑挑拨拨总调他胃口让他忽喜忽惊的行径着实让他心里不痛快,于是语气里便透出了几分不快,连一直是三人之中透明人的陈老爷也感受到了,这才开口轻轻斥责了少君一下。

少君在心里不屑地鄙视他们道:你们以为我不想轻松,把话好好说啊!你们一个是老族长,权威压顶,一开始,只怕就没拿正眼瞧过我这个小小庶女,另一个,唉,不说也罢。古人说话就是这么麻烦,语气不对,不管内容再合适不过,也听不进去。我若不起起落落,兜兜转转的道来,不让你们印象再深刻些,鬼才知道你们究竟有没有听进去呀!

少君心里不爽,嘴上却依然笑容不减,继续维持好形象,道:“适才侄孙女讲到,征集的粮草占金楚国的八分之一,兴许还要多一些,这打战哪一场不是所需人力钱粮甚费的,且时日绵长,如此……后续的粮草从哪来?再者,粮食一年仅两季收成,根本救不得急,若是人人都没一点节余,即便没有天灾,回头再来正式征粮时,我们勒紧了家中用度也变不出来那么些救急的粮食来,到时战场上将士们在流血,我们却真得要让他们流泪饿肚皮了,与心何忍。”

“小女子大道理不懂,仅仅知道一些个寻寻常常的经济民生,兴许入不得大家的眼。但是,只要过日子的人都知道,手头上有几个钱就花多少,若是会当家的,手头上每日每月都余些,岂不是能余下不少以防万一的钱粮,这比到时候苦求无门岂不是要好上百倍。若是节余甚多,还能给些个穷苦人家雪中送炭度过难关什么的,这积下的恩德只怕便是一条条人命来计数了……,——这是侄孙女的一些小心思,果真说得这般清楚,只怕要让三叔公和爹爹都见笑了。”

“好、好好,好一个寻寻常常的经济民生呀!松节啊,我们都不如她藏在肚子里头的那一颗小小的平常心啊,险些都要犯了好大喜功的大错。此事就照侄孙女说的这么办了,我回到族里就和人商量一下,随后便召集着大家都出钱出力,为国为民为自家生计也好,多囤积些粮食起来,哈哈,照侄孙女这么说,不到最好一刻便不发力啊。”三婆公很是高兴,对陈老爷也更亲近了些,且赶紧当着侄孙女的面,向陈老爷寻了芳名,说是要给少君小姐将来寻门好亲事,可把少君吓坏了。

“少君啊,有空就过来寻你家叔婆婆好好聊一聊……此事回去,她少不得要好好笑话我一场。”三叔公真是满意而归,又有几分希翼,少君言语里多次提示他,雪中送炭才是最叫人惦记着的,还有言外之意,出头鸟是做不得的。

少君赶紧上前恭敬地应下,直到送了三叔公出门,又将备好的礼双手奉上,方松下一口气,只是三叔公收礼时面色颇为古怪,僵了一会,才叫人收了起来。

待三叔公走了有一会儿,她方想起来,这送礼的事,好似轮不到她来,不是有大夫人王氏吗?还有陈老爷方才怎的推脱身体不适,独让她一个人送三叔公出门,可是少君还是感觉三叔公不仅仅为此吧。

但是,少君今天倒底还算是圆满地完成了最为难做的一件事,心情大好,进了回廊便将这个古怪事抛之脑后了,美滋滋的朝西屋一路小跑了去,可跑了一小半路,又转身要寻丁伯去,一是有事,二是顺便将这个好事告诉丁伯,好叫丁伯完全放下心来。

人走茶凉的大厅里,陈老爷神色阴郁地呆坐在漆木椅上,身体里涌上来一波波叫他为之感到深深挫败得要将头立马埋在双手间的痛苦心潮……

他这一生究竟是怎么了,亲爹娘怎的突然就不疼不理会了,便是族长也没将他太当一回事,还有他一直苦心栽培的庶女,虽然方才口口声声叫他“爹爹”,可是想起前些日子在金书房里听到的那些肺腑之言,他就不觉得少君真当他是爹爹来看待。

关于少君的往事一点一滴地浮上了他的心头,叫他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很是心酸。

他想起少君被他罚跪祠堂时的倔强,这点与他何其相似——被亲生父亲丢在这里,还要强撑,只不过,想起少君这么些年的变化,他做得并不如她,至少他现在不会想到动不动就罚她祠堂了,她却可以站在族长面前畅所欲言,连族长也被她说动。

而且,今日这些事,令他在心里有一种感觉,似是这个他最为看中的庶女终有一天会高高兴兴地离开这里,就是那么高高兴兴地离开,对这个认知他心里很是酸不溜秋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