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余泽想起苏春生的话,“元宝把最重要的人交给你……”
倪余泽苦笑,即是如此,他一定要将苏悠然守护好!
苏悠然的婚礼有些慌乱,因为就在倪余泽第二天去苏府求亲时,元宝被查出来有了两个月的身孕,怀孕的元宝情绪波动很大,动不动就哭,苏春生决定,还是尽早把苏悠然嫁出去的好,不然的话,元宝的心没个静下来。
苏悠然的嫁妆很庞大,若不是苏春生说,“元宝,你总要考虑下咱们苏家的面子吧,若是你这个当嫂子的,把自己的陪嫁都贴给了小姑子,我们兄弟今后还怎么做人?别人就罢了,还有安安不是?!再说,然然和倪余泽,他们会缺这些吗?”
这番话里,对元宝触动最大的非“安安”两字莫属了,苏春生对元宝的软肋总是抓得那么准。
元宝这才有所收敛,不过,也没收敛多少,她的嫁妆里每种东西都是八十八件,就给苏悠然的变成了六十六件,然后将倪余泽给她的船队股份、船坞股份、霓裳股份、铺子股份、田产、庄子、别院、以静心一家为首的所有来自倪余泽那里的下人,全都给了苏悠然,只把做帐的收入留下了,还又陪送了整个“悦容”和六十六个开荒建起来的村子,若不是“不二价”的经营方式太特殊,元宝连不二价都想给苏悠然。
这样算起来,苏悠然的嫁妆其实比倪余泽给元宝的还要多,因为元宝的嫁妆里面,有一部分本来就是元宝自己的。
苏悠然嫁妆中的那些股份,元宝都是私下里给的,别人并不知道,为的就是帮余家保住财产,要知道,这些东西往后可都是苏悠然的孩子们的,一定得保护好!
倪余泽和苏悠然的婚礼是在宁南府城举行的,办完了之后没多久,两人就出海了,元宝的肚子也渐渐地大了起来,苏秋生不许元宝再去东北了,元宝就留在苏家村养胎。
倪余泽和苏悠然的亲事订下来后,苏秋生就回任上去了,然后让刘桂荣回了苏家村,和元宝一起准备苏悠然的婚事,苏承安则留在了京城,因为他真的去读太学了,平常时借住在施家。
苏悠然的婚礼这兄弟两个都参加了,然后便各居各位,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元宝终于顾不过来了。
元宝本来是不太愿意这样的,但“偶然”发现苏承安对施家一个女孩子很“感兴趣”后,马上就答应了,和施家结亲,哪怕是个庶女,元宝也是愿意的,因为施家人品好,知根知底。
苏承安本来是为了摆脱元宝的束缚,装装样子的,没想到两年后竟然假戏真做了,不过,看着这两个人小老头、小老太太一般的恋爱方式,元宝实在有点接受不了,幸好,人家什么事儿都没耽误,该成亲成亲,该生孩子生孩子,该过日子过日子,两个人成亲后在京城的宅子中一直住到苏承安考中了状元,这让元宝很是欣慰,觉得这宅子没白购置。
接下来,苏承安终于办了一件这辈子最离经叛道的事,他辞官不做,去了余家港,苏承安对自己的夫人这样解释,“与其等然然那个疯子到嫂子那里哭求一通,闹得全家不安,还不如由我来说,这样子嫂子就对我们两个都放心了,心里还高兴!”随着年龄的增长,快速渡过青春叛逆期的苏承安,越来越理解元宝对他们那种深沉的爱了,它是那般的厚重和不求回报。
元宝之所以总因苏承安的老成持重不满,就是生怕安安受委屈啊,当初的苏春生“懂事得让她心疼”可她却没办法,现在她有办法了,就想让苏承安快意地生活!
果然,苏承安“任性”的要求让元宝非常开心,“就是,与其天天看皇上的脸色,还不如去看然然的脸色,反正你也看惯了,再说,我知道然然其实打不过你的!”这对双胞胎之间有种很奇妙的心意相同,而苏悠然永远是“吃亏”的那一个,这让元宝非常羡慕和放心,这时她倒是老实不客气地承认了,“安安做事可比然然靠谱多了。”
元宝的长女两周岁时,倪余泽和苏悠然出海回来了,不是两个人,而是三个,余家有了一个十个月大的嫡长子,元宝瀑布汗,为什么在生孩子这件事上,人人都比她厉害呢?苏悠然比她小四岁啊,小四岁,从那以后,这两个人形成了习惯,每出一次海,都会带回来一个孩子。
余家的这些孩子,要么在船上长大,要么在余家港上长大,各个都是好水手,想来余老太爷在天有灵,一定会很欣慰,而元宝终于再也不用一个人孤零零地去给余家拜祭了,人家苏悠然和倪余泽现在去的时候,身后跟着,怀里还抱着……
反倒是姓倪的那两个孩子,被倪余泽请了先生严加教导,说是往后想要出仕,个个都跟小老头似的,让元宝感到十分可惜,但没人听元宝的。
苏秋生到底还是成了苏家最晚成亲的一个孩子,而且他的成亲对象也很另类——是个下堂妇!
这时的苏秋生已是正六品的知州了,依然在东北,东北的女子就是厉害,这小媳妇是来告状的,告的不是旁人,而是自己的相公。
原来这小媳妇很小的时候就和一户人家订了亲,后来她的父母都去世了,她索性住到了未婚夫家,未婚夫家也很穷,小媳妇很能干,到了夫家后,孝敬公婆,带大小姑子小叔子们,还供相公读书,谁知相公考上举人后要休了她,可两人并未正式成亲,相公就将她直接赶出家门,悔婚了!
小媳妇在未婚夫家住了这么多年,就算没成亲名节也毁了,和出嫁妇人没什么两样的,但小媳妇既不伤心也不难过,更没有为全名节自尽的打算,她告状,索要这多年来为未婚夫家花掉的银钱!
因为没成亲,这些东西就不算陪嫁,不受律法保护,还有人对小媳妇进行人身攻击,认为这个妇人不知廉耻,财迷计较!县太爷也这么认为,打了一顿板子,将小媳妇赶了出去,小媳妇不服,到知州大人苏秋生这里继续告。
苏秋生一听这案情就怒了,觉得真是岂有此理,尤其是那句“财迷计较”真的是呛了他的肺管子,让他一下子想起了幼时的经历,苏秋生最后判了未婚夫家连本带利返还小媳妇这些年来的花销,就连小媳妇为未婚夫家干活儿都算了工钱,然后又因这未婚夫人品不好,直接就给削了功名。
元宝狂汗,“秋生这不是徇私枉法吧?”这女子的经历和自己的有相似之处,难免苏秋生不感情用事。
苏春生说,“你放心,秋生绝对是个好官,是查实了罪证才判的!”这个还关系着这女子的人品,别说苏秋生了,他都派人去查了好几次了。
元宝很是不满,“谁管你是不是好官,我是说,秋生好不容易要娶媳妇了,如果是徇私枉法,你得把麻烦赶紧给我打扫干净了,实在不行,摆开仪仗,我亲自上阵,我就不信了,我堂堂郡主,就算是抢,也要把这女子给抢回来!”
“合着你的郡主之位就是这么用的?”苏春生很是无语。
元宝理直气壮,“啊,要不然还有什么用?!”
苏春生说不出来了。
苏秋生写信来说这件事时,元宝正怀着她的长子,于是苏春生带着元宝的指令和刘桂荣,火速到了苏秋生的任上,火速成亲。
出了满月后,元宝领着一儿一女急巴巴地跑到东北去看望弟媳,并接回刘桂荣,一见那女子就傻了,竟然长得和自己有六分相似,同样擅长女红,不过,可比元宝小多了,才十五岁。
女子见到元宝十分紧张,当即就跪下磕头,元宝赶紧拦住,“咱们是一家人,不用这样的!”
是的,我们是一家人,这世间最幸福美满的一家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