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东西都是缺乏一点提示。
一但开了个头,很多东西就像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样。
就好像前世的二维码,在二维码还没被国人广泛应用的时候,这个二维码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小的。
可当这个二维码被应用到添加好友扫码的时候,人们发现它好像也可以用于支付。
支付都可以了,那么乘车码,健康码,各种码就出来了。
真是一码出,万码现。
因为人立方的各种创新能力在前,几位互联网大佬还是喜欢听彭瀚讲话的。
并不像那些倚老卖老的家伙,觉得自己年纪比你大,见识比你多,在年轻人面前就喜欢装,喜欢说教。
这几个大佬虽然现在都算年轻,但相对于彭瀚而言还是算年纪大了。
不过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抬起架子。
彭瀚能够创立人立方,并且把人立方发展到如今的地步自然是有实力的。
他们甚至会反思他们是不是年纪大了,思维没有年轻人活跃了,所以创新能力不足。
互联网本来就是一个新鲜事物,所以年轻人在这方面更具有优势。
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平均年龄都是很年轻的。
马爸爸除了对物流方面的信息感兴趣之外,他更感兴趣的一个领域是叫大数据。
大数据的概念是从人立方传出去的,据说还是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率先提出的。
千度老总因为和彭瀚之前有过不快,所以此时坐在这里显得有点尴尬。
之前他们聊通讯,聊物流的时候他也插不上嘴。
但聊到数据他就来劲了,终于有了他的发挥空间。
毕竟是做搜索引擎的,在这方面有独到见解也很正常。
千度老总参与进来,所聊的内容就更加深入了。
从大数据的概念彭瀚很快就提出了云计算、云数据、云存储等概念。
在计算机才迈入千家万户的这个时间,彭瀚提出“云”的概念,显然是有点超前了。
但也并非不能理解,这个东西实际上就是远端服务器帮他们处理一些东西罢了。
数据库放在一个电价低的地方,把成本降到最低,然后还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彭瀚所提出来的这些东西都不是人立方一家或者说人立方就算一家能够搞定也需要费大力气,这样就不划算了。
彭瀚的这个想法很快就让几个大佬陷入了沉思。
他们在思考这么做的好处与坏处。
如果把全国的服务器都集中放在一个地方,维护的成本自然会降低,而且集中管理也方便,数据迁移什么的也能够缩短时间成本。
但劣势也是过于集中,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一定要在其中做一个取舍。
而且有的企业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
那就是他们要在海外上市,那么有一些数据肯定就要放在海外,不同国家的政策也各不相同。
想取信于他们,自然就得按照别人的规则来。
对于促成此事,彭瀚也不急于一时,不强求,反正终有一天他们就会知道谁才是让他们赚钱的主。
彭瀚之后又和几个大佬谈了一些可以合作的项目。
他们最关心的还只是一个,那就是三次方手机系统搭载他们移动版应用的问题。
虽然三次方手机还没正式开始售卖,但是他们已经认为人立方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