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既然问道了,彭瀚也不能不回答问题。
但彭瀚也不可能全说,所以就只能坑爹了。
“是这样的,我爸开了一个小淘宝店,平常在上面卖点小东西。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就算新的爆款出来了,很快就会有人模仿,把价格压得很低,弄得大家都没钱赚。
我就想着,有没有可能把我们的东西卖出去,或者是把外面的好东西也通过网络渠道买进来!”
彭瀚回答的语言用的是最朴实无华的,尽可能地让所有人都能听得懂。
事实上,彭启明开的那个淘宝店,本身卖点小电器,凭借着大数据调查,可以提供那些学生所在学校的最大支持功率电器。
可总会有人眼红的,有人发现彭启明的淘宝店赚钱了,也跟着去生产,用同样的模式去销售。
价格比彭启明还要低。
这背后是谁,其实也不难猜出来,大概率就是供应商那边。
彭启明已经把成本压得很低了,就是为了薄利多销。
结果对方压得比彭启明还要低。
这种可能只能是对方把成本压得更低了,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供货商自己下场了。
彭启明只是买了他们的配件来组装,现在他们自己联合起来自己生产,自己销售,一边赚着彭启明的钱,一边还要赚多一份。
彭启明也很无奈,放弃这块产业他不舍得,毕竟当初他就是靠这个起来了。
虽然现在彭瀚给他规划了产业转型,要做自己的小家电品牌。
但彭启明对这个电吹风产业情有独钟,毕竟就是这个小东西让他起死回生了,哪怕以后生意做得再大他也不愿意抛弃。
其实这不难理解,后世也有一些很出名的品牌,比如某的,刚开始的时候电风扇很出名。
后面什么电饭煲、空调全都来了。
不过人们提起它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先想起它曾经的风扇。
彭启明也是普罗大众的一员,自然也会这样。
彭启明不愿意放弃,彭瀚就让他慢慢折腾,反正产能缩减可以把生产线改成生产其它小电器的。
如果彭启明实在不想舍弃这个属于他记忆里的小品牌。
彭瀚愿意帮他弄成高端产品。
舍弃低端,做成几千块一个的电吹风,还别说,后世这种电吹风还有不少人追捧。
“哦,原来还有这层缘由,那你了解的电子商务是怎么样的?”苏黎听完彭瀚来旁听的原因后继续问道。
彭瀚:“我觉得……”
苏黎:“那对于我国的电子贸易你有什么看法吗?”
两人就这么一问一答间,下课的铃声就响了。
电子商务班的学生很开心,以后要是彭瀚节节课都这么跟苏黎讲话,他们就不用听课了。
刚刚两人聊得入神,根本忘记了还要上课这回事。
听到铃声,苏黎才惊觉课堂的时间过得飞快,也只好对学生们说抱歉,下次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