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0章 好声音(2 / 2)

毕竟爱看选秀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再加上能接触到网络的,那局限就更小了。

但好处就是精准人群,但问题并不大,只要内容好,还怕他们不会拉上家人亲戚朋友来注册人立方账号给选手投票吗?

就是选手自己也会加入推广阵营。

“我有个问题!”Quaful在一旁思索了良久,突然发问道。

“说?”

“就是我刚刚想了一下,你说的是评委背对着选手听歌选人,可是选出来之后他们转过来不就记得这个人了,毕竟评委都是专业的,对人声歌声很敏感。

对我们来说,可能觉得没什么辨识度,但他们应该能区分出来,那这种背对选手的模式不就只能使用一次?

晋级之后再用这个显得有点不太公平。”Quaful刚刚就一直卡在这里。

“对喔!我们背对选手的初衷就是为了公平,如果都选出来晋级了,后面的比赛再沿用这个模式就有点自欺欺人了。”陆湛也突然醒悟过来。

“谁说我们后面的比赛还沿用这个模式的?”彭瀚刚刚就说了具体细节以后再探讨。

结果他们两个现在就等不及了,彭瀚也只好解释道:“我们先进行全国海选,全国海选我们使用清唱模式,评委,应该叫导师,为什么叫导师我等会再解释。

导师在参与海选的时候也是不能和选手见面的,就听清唱,觉得可以入选就可以给选手一张‘pass’卡,凭借这张卡可以参与全国盲选分组赛。

到了这里的比赛就是汇总的了,可以说是全国总决赛的盲选分组阶段,我们到时可以请五个导师,也就是评委。

因为加上伴奏和舞台,选手的发挥和清唱还是有区别的。

能到这里的选手都不一定能够进入导师分组。

盲选我们找四个评委做导师,一个导师分为一个小组,盲选阶段,导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专业水平选择他们中意的选手,这是对选手最关键的阶段了,所以他们盲选的第一首歌很重要。

成功进入分组的人都是通过筛选的。

如果四个导师都没有转身的选手的那估计是水平不稳定,又或者是水平不行,没什么可说的。

晋级都是盲选出来的,也就没有不公平一说。

后面的环节就是分组之间导师指导选手进行PK,这个环节需要四位导师以及其余专业团队评判。

最终的总冠军则是经过层层筛选的几个人中得出,是依靠人立方实名投票投出来的。

整个过程公平公正公开,至于为什么叫导师也不用我解释了吧?”

彭瀚长篇大论地讲了一番类似后世的华夏好声音规则,Quaful和陆湛都听得很认真。

“哦,还加入PK环节,这不就更加有看头了吗?而且导师分组指导,也能体现出各位导师的水平。

所以这个导师的选择也很重要,需要人气相当,水平差不多,至少不能差太多……等等,如果有多个导师转身是不是就可以让选手挑一个导师?”

彭瀚:“对的,所以不能选人气差太多的导师,不然大家都选人气高的,那些人气低的导师没人选择也很尴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