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没心没肺的话听的王老太太又想翻白眼,没好气儿的戳了戳刘依陌的脑门,先前的那点子激动早就不知飘散哪儿去了:
“可吃了?”
一路走过来,村子家家门口都在围墙上插了火把,却是方便了不少,而程甜众人也早就看见了那座与村中民居截然不同的二层青砖小楼。
“没呢,灌了一肚子茶水,这些都是那些女工的孩子,明儿我还得去县里一趟。”
王老太太又凑得近了一些:“可是都找回来了?”
刘依陌默了默,脸上也没了笑:“没有,有一个病故了,不过我已经花钱让人运回来了……”
王老太太也有些感伤:“该是如此……总得叫那当娘的看看……”
“是,我们走得快,就没一起回来。”虽然温馨还在,可气氛却变得沉重起来。
“这个世道啊……”王老太太摇了摇头,也没了再说的欲望。
“食堂可还有饭菜?”刘依陌挽着老太太的胳膊轻轻的甩了甩,惹得王老太太的脸上挂起了浅笑。
“便是没有现成的也能做,才往那里送了不少的口粮,这些日子,按照你的吩咐,可是又花销了不少。”
“花嘛,钱就是用来花的。”这套理论刘依陌说的理所当然:“再说了,应该也没少赚吧……”
“是是是……你这个人精儿。”
一行人路过牧场,刘依陌就跟王老太太比划起来:“这后面那一块到山坡下,我准备都买下来。”
“你又有什么主意?”王老太太习惯性的回嘴,却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这块地多大该花多少银子了。
“这次带回来的大多都是半大孩子,总不能让他们都去做工,我就想着再弄一个学校。”
一行人一走一过没有停留,可程甜却扯着脖子试图去看清刘依陌说的那块地。
“学校就是类似于私塾或者书院的地方,只是我不想只让他们只学儒学,还想让他们学实用的新学。”
这次,不等王老太太问,刘依陌就知趣的解释:
“所谓新学就是融合了百家之长的新式学科,他们将来的选择不止可以继续考科举,还可以做账房,或者是绣娘,亦或者商人……”
“总之,三百六十行,新学里都有,其中更有天地蕴含的规律和变化,例如,为什么夏天会下雨,冬天会下雪,同样大小的石头和金子哪个更重……”
“停停停……”
王老太太被刘依陌这一串没半熟不熟的语句说的脑壳痛忙不迭叫住,闭着眼捏着鼻梁叹气:
“我是不懂这些,我只知天下皆儒生,你这学问,又是从何而来?”
程甜又牵着马小跑了两步紧跟在祖孙俩身后,竖着耳朵听着,小脸上一片肃然。
就连马车上的那些半大孩子也是如此,但见他们姿态各异,有撅着屁股扒着车辕听的,有探着身子抻着脖子的。
读书这件事儿离他们太遥远了,更别说如今居然有人愿意为他们盖学校。
学校,一众半大孩子嘴里翻来覆去的念叨着,哪怕瞧着这黑夜,这陌生的乡村,也不觉得害怕了。
“新学是那道士所言,奶,你不觉得我跟从前不一样了吗?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做出肥皂和香皂吗?”
刘依陌的意有所指太过明显,王老太太愣了愣,下意识的脱口而出:“就是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