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灰这个时候哞哞了两声,似乎在说别把他给忘记了。
燕天南笑道“你就还是住老地方吧,就住在我的竹屋外面。”
小灰高兴的哞哞两声,连连点头,算是答应了。
一切分派停当,燕天南让修蛇老祖让大家先休息吧,规划修筑外宗的事情先不忙,并且邀请大蓝和小蓝到自己竹屋去休息聊天。
大蓝小蓝齐声道“谨遵宗主法令!”
燕天南一汗,暗忖不用搞得这么正式吧?
不过燕天南也没有说什么,笑了笑。
燕天南最想与大蓝和小蓝谈的是奇门遁甲。
关于奇门遁甲,燕天南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奇门遁甲是中华民族的经典著作。也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中的第一大秘术,是易经中最高层次的预测学,称为帝王之学。
纪晓岚在四库全书中称其为奇门遁甲,于方术之中,最有理智的书。
其为中国方术的集大成者,奇门遁甲,集周易,天文地理,阴阳五行学说于一体,以易经八卦为基础,集合星相历法,天文地理,八门九星,阴阳五行等要素。
是一个内容丰富,综合性信息化程度非常高的学科。
对于奇门遁甲,人们认为它是一本占卜用的书,另一种说法,它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经过长期观察,反复验证,总结出来的一门传统珍贵文化遗产,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奇门遁甲是修真的功法。
奇门遁甲的含义奇门遁甲就是由奇,门,遁甲三个概念组成,奇就是乙丙丁三奇,门就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遁指的是隐藏的意思,甲指的是六甲,也就是甲子,甲戍,甲申,甲辰,甲寅。
并不是所有道士都会研究术数。
奇门遁甲难不难,非常的难。
奇门遁甲这本书,起源与无字天书,也就是河图洛书。
以易经八卦为基础,古时候多用于排兵布阵,打仗用的,后世多用于预测。
这些东西,燕天南要是自己一个人研究,根本搞不懂,现在好了,有了大蓝和小蓝,总算是有人一起探讨了。
俗话说的好,学会奇门遁甲,来人不用问。
梅花,大六壬,六爻,四柱八字,这些都只是入门功法。
大蓝和小蓝有点奇怪,都不明白宗主为什么会喜欢研究这些术士的东西。
在他们这些真正的妖修眼里,术士根本就上不了台面,太弱了。
燕天南却不这么想,因为燕天南在凡人的世界中是不能使用修士的法力的,只能用一点符法,限制很多。
若不精通奇门遁甲,根本搞不过还未曾谋面的鬼道人。
虽然未曾谋面,但燕天南隐隐觉得,这一类高手术士,以后会是在凡尘的对手。
学习奇门遁甲,好象一扇神奇之门忽的进入了大脑,带着五彩之气七色祥云耸立在眼前。
遁甲二字非同小可。
遁之一字常给人以土遁、水遁,遁天、遁地。
甲字是龙门飞甲、六丁六甲,天兵天将。
其实没那么玄乎,诸多预测术全都是利用方法进行生克或比喻形容的形式显示吉凶晦涩的。
学好了奇门遁甲虽然不等于掌握了天机,但是在凡尘真的挺无敌的。
以易经为基础的传统预测学,理论宏大,逻辑清晰,圆满自洽。
燕天南自从修习了奇门遁甲之后,对这些非常感兴趣,为古人思维之奇绝叹服。
燕天南推理的起点,逻辑的基础,就相当于现代数学中,那些不证自明的“公理”,是站不住脚的,是模糊而勉强的,并不是真的从客观事实而来。
预测术,是古人对世界运行规律的解读尝试。
古人从客观世界提炼出一些典型符号,然后用这些符号来搭建模型,试图复现世界的运转规律。
这一步,就叫做排盘。
排盘完成后,再以此世界模型为基础,来推断某一个时间点,世界运转的状况,以及其中自己推算的物事的状况。
六爻,奇门,六壬,太乙,四柱,紫薇莫不如此。
只是每家搭建的世界模型不一样,这也是各门派区别的根本。
用天星所代表的意象为主,辅以五行生克,四时五方来推算吉凶。
将九宫八卦八门九星八神等等被认为有影响的元素都重叠起来,以求更准确的结果。
法术奇门,在学易者眼里,奇门遁甲是一门神奇的预测术,而在大众的眼里,奇门遁甲不仅仅是预测,而是带有了诸多的神秘色彩。
这种神秘色彩常常与什么逆天改命联系在一起。
虽然大伙说的都是奇门遁甲,但骨子里认知的概念是不同的。
古人搞的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师徒传承的,书中的东西本来就是真真假假。
大蓝对燕天南道“宗主,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八卦万物类象,一卦可以有万象,为什么能锁定到这一象,就是先天一点灵性。所有学易的人起初学习预测,会出现一个阶段懵懵懂懂但奇准无比,太深入的话,反而不那么准了。”
小蓝也道“是呀,宗主,咱们修道的和凡人术士不同,他们是小道,咱们是大道,他们寿元再多,也就是四五百年。而我们修仙,五百年是一个门槛,比他们厉害多了。”
燕天南见大蓝和小蓝似乎对奇门遁甲完全不感冒,便佯装轻松的道“我也就是偶然得到了一些奇门遁甲的说明,产生了一点兴趣,当成好玩研究一下,其实我也并没有要深入的去搞这个,是挺伤脑筋的。对了,你们刚才说你们到了寿元的门槛了,你们是已经三千多岁了,还是快到三千岁?”
“我们都是快到三千岁了。”大蓝道。
“嗯,说明境界是多少寿元?寿元是和境界有关的吗?”燕天南又问道。
“是的,五百岁一个境界,有幸踏入修仙大道者,至少五百岁的寿元,凡人术士最多只能活五百岁,而修仙者至少可以活到五百岁以上。”大蓝道。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