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改派王龁替王陵为大将,八、九月围攻邯郸,久攻不下。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由于病体不便,白起并未立即启程。三月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昭王更迁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
白起拿起剑自刎时,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过了好一会儿,他又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说完自杀。
白起死后,秦人很怜惜他,乡邑地方都建祠祭祀。
白起,人称“人屠”。秦、赵间的长平之战中赵军全军覆没,四十万降兵被秦军全部活埋,加上战死和被斩首的人,赵国军队大约损失了四十五万,基本失去了和秦国争霸天下的能力。而这场大战的指挥者及坑杀命令的直接下达者,便是战神白起。
四十五万赵国忠烈惨死。当时赵国全国的总人口,也不过三百五十万左右,这样的死伤比例何其巨大!
在伊阙斩首韩魏联军二十四万;在鄢城决水灌城淹死楚军数十万;在华阳斩首魏军十三万;在黄河淹死赵军二万;在陉城斩首韩军五万。
诸侯各国听到白起的名字,无不闻风丧胆。
白起深知赵国几乎每户人家都贴着自己的画像,人人都在诅咒着自己死亡。若是自己带领秦军再次攻打赵国,必然引起赵国举国的反抗。自己是万万没有胜利的可能。因此,白起拒绝了秦昭襄王的命令。
然,痛恨赵国的秦王哪里听得进去白起的解释?一代名将,奠定了秦国霸业的战神拔剑自刎。
……
“白仲虽然没有白起勇猛,但一直跟随在白起身边,深得白起的教诲,对兵法,调兵遣将,有着白家人的心得。
白起死后,白仲一直在为白起守孝。朝堂内再不见他的身影。然,往日里白起手下的将士对白起都是敬佩的。因此,他们对白仲也是有着呵护之情的。若是白仲出面,定然能秘密调集将士。”哑姑说道。
“你的意思是起用白仲?可是当年大王赐死白起……”华阳夫人忧虑着。
“娘娘忘记了吗?白起拔剑自刎的消息传来,大王一夜之间,须发尽白?”哑姑提醒道。
华阳人叹息一声。
“如何不记得,白起之死,犹如利刃一样切割着大王的心……”
“在大王的心里,他是心疼着白起的,他如何不记得白起的好?想来这些年,他也是念着白起的。这次,若是白仲能护卫住大典,能将瑞王和庄宫伯两人不轨谋划破解,当是白家的大功,大王也可借势,再次起用白家将士。白仲也会感激娘娘给了他一个展露才华,重塑白家威猛的机会。”哑姑认真道。
华阳夫人沉思着。
良久,华阳夫人道:“哑姑你去请白仲。”
一枚玉佩被华阳夫人解下,放在金银彩绘漆案上。
“这玉佩是太子殿下赠予我的,犹记当年白仲伴读太子殿下,相信他看了此玉佩,就会想起太子殿下。”
哑姑跪行到金银彩绘漆案旁,双手捧起那玉佩。
“瑞王竟然是义渠王的儿子,潜伏在王城。按照他的年龄推算,难道是传说中的那个婢女的儿子?”华阳夫人喃喃道。
目光落在昌文君身上。
“你且先回去吧,近日不要让人知晓你负伤。”
“是。”
就在昌文君要起身时,一个寺人急匆匆地走来。
“娘娘,乾荷馆来人说,昨夜不见了齐华,寻了许多地方都不见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