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下,卓文清拿起一封帛书,用十分平和的口吻读着。
“不,齐华,要设身处地的想想,想想你在邯郸,你就是他。”华阳夫人道。
卓文清无奈只好用一个被软禁在异国的游子的口吻读着帛书。
一封又一封的帛书被卓文清饱含深情的口吻读了出来。
华阳夫人始终端坐着,认真地看着昏迷的夏夫人。
当最后一封帛书读完,华阳夫人看着夏夫人,掷地有声地说道:“妹妹,若无意外,这十二封帛书皆是公子异人所书,若真的有天意,你我皆为未来大秦的一代太后。
为了公子异人,我相信,你一定会醒来的。”
说完,华阳夫人站起身来,朝宫室外走去,刚走出几步,华阳夫人又停住了脚步。
“夏夫人,若是上天真的有美意,若是你那原来的馆舍真的是天降祥瑞,生长出许多的赤灵芝,若是公子异人在围困邯郸中,侥幸不死,我华阳愿意收他做义子。我愿意与妹妹共同成为未来的一代太后。不知,妹妹可否将异人送于华阳做义子呢?”
华阳夫人庄严的,面色冷沉地走出了宫室。
卓文清疼惜地看了一眼昏睡的夏夫人,端起托盘,跟了出去。
当华阳夫人和卓文清,众多宫女和寺人的脚步声彻底消失,躺在床上的夏夫人的眼角滚落一行清泪。
……
入夜,华阳馆。
哑姑跪倒在地,不解地说道:“娘娘,如今大秦各个城邑都出现了大量的百姓自发建筑高台,向上天祈祷,祭祀上天,为娘娘祈福的事情,更在今天白天,多处城邑的高台发生坍塌,发现有青铜子楚鼎,上书‘华阳太后,德仁天下。’娘娘难道认为这真的都是天意吗?
长久的布施,娘娘的美名被百姓们所颂扬,娘娘真的要一直这样默默不响的接受这一切吗?娘娘不想知道幕后人的真正目的吗?”
华阳夫人轻轻端起一个漆碗,看着漆碗里的莲花汤,微笑道:“何需亲自去打探?投入这样大的财力来做这一切,他又怎么会轻易放弃呢?
商人重利。没有获得他想要的回报,他怎么会轻易放手呢?更何况如今,他身陷邯郸。如今的光景,不正是我华阳看清楚他的本事的好时机吗?”
轻轻喝了一口莲花汤,华阳夫人惬意地抚摸了几下鬓角的头发。
“上天是有美意的,是眷顾和怜惜我华阳的。若是这个一代大商真的能逃离此劫难,我华阳也不妨与他做笔生意,满足他所想要的。”
“娘娘,您可知他想要的是什么?”哑姑不解地问道。
“各取所需。”华阳夫人掷地有声地说道。
一个寺人走了进来,道:“娘娘,夏夫人醒了。”
“哦?”华阳夫人激动地站了起来。
寺人退了出去。
“娘娘,如何这样高兴?那不过是公子异人的母亲,一个质子的母亲,一个曾经的冷宫人。”哑姑道。
华阳夫人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明月,将双臂高高伸展。
“十二封书信被齐华深情念出,使得昏睡的夏夫人醒转过来,这不是祥瑞吗?难道我华阳真的时来运转,真要有自己的子嗣了?”
呵呵一声冷笑。
华阳夫人将胳膊收拢,负手而立。
“公子异人自小懦弱无能,有这样一个子嗣做我的义子,大秦还是那个大秦,但大秦又不是那个大秦了。”
“娘娘——”哑姑唤道。
猛然回头,华阳夫人阴厉的看着哑姑,厉声道:“世上不是只有一个宣太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