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馆。
众多宫女交头接耳,议论着一瘸一拐,用拐杖支撑身子艰难行走的卓文清。
有人砸吧砸吧嘴,道:“这齐华,费尽心机,吃了那许多苦,就为了进入华阳馆做太子妃娘娘的贴身宫女,究竟图的是什么呢?无权无势无利,也就是说出去风光些,在太子妃娘娘身边做事。”
一个宫女从一道角门走了进来,将手中的恭桶放到一个房舍里。
一名寺人从华阳夫人的宫室内走出,走到那宫女的身边,道:“太子妃娘娘说,今后这送恭桶的事情就交给齐华来做。”
那宫女看了看远处拄着拐杖的卓文清,不解地问道:“这丫头不过十二岁的年纪,如今身上又有重伤,她如何能负责起华阳馆百人的恭桶的运送呢?”
那寺人不悦道:“既然是太子妃娘娘交代的,就按照娘娘说的去做就是了,至于齐华她能否完成,那就是天命了,我们都是位卑者,自身都难保,又如何能帮她呢?”
那宫女摇了摇头,道:“这孩子也是头脑发热,为啥就拼了命,非要进入这华阳馆呢?”
身后走来一个捧着杂物的宫女,那宫女冷冷道:“世人皆爱一个虚名,或许这小丫头认为在华阳馆里做事,说出去有威名?”
众人摇头,纷纷道:“现在的人啊,都爱虚名,有何用啊?”
一人拖着一个长长的扫把朝卓文清走来,扫把丢在卓文清面前。
那人抱起胳膊,冷冷道:“太子妃娘娘有命,今后啊,这华阳馆的洒扫就交代你来做了。每日清晨,每日午后,都要洒扫。若是有一点不洁啊,可是要掉脑袋的。”
拄着拐杖的卓文清看着一件件压在自己身上的活计,明白这是华阳夫人在故意刁难自己,目的就是为了羞辱自己,以令自己明白,不要以为进了华阳馆就当真是无事了。
既然是刁难,自己更要认真去完成,只有完成得好,才能令众人刮目相看,也才能使得自己立足。
想到这里,顾不得自己被打的伤口还没有弥合,卓文清俯身朝众人拜去。
“齐华给姐姐们,兄长们,请安了。齐华定然竭尽全力来做,以期完成到最好。”
不卑不亢的态度,不畏惧困难的态度,令众人对这个小丫头有了佩服之情。
……
清晨,华阳夫人在几个宫女的陪伴下走出宫室。
青石铺砌的地面被洒扫得异常干净,不见一丝杂草。空气中更无恭桶的味道。一个小小的身影映入众人的眼帘。
小小的身影正是卓文清。
一个胳膊下夹着拐杖,一个胳膊下夹着一个巨大的扫帚,在艰难地扫着馆舍外的地面。一个饼子被卓文清叼在口中。
边清扫,边啃咬着干硬的饼子。
华阳夫人摇了摇头,心道:还真是一个倔强的丫头,不知难而退。
……
这一日午后,一名寺人端着一碗汤药急匆匆而来,就在那寺人要步入华阳夫人的宫室时,一个小小的身影挡住了那寺人。
“齐华,你要做什么?”那寺人警觉地问道。
“是药三分毒,娘娘服用这样的汤药并无什么大的用处,反而日积月累,导致身体越来越差。不如倒掉的好。”卓文清认真地说道。
“好大的胆子,齐华,你竟然说出这样的话。你可知这汤药,娘娘喝了十多年,从没有出过事儿?你可知道这汤药是太医院的老太医们一起开出的方子?”那寺人不悦地呵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