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池宫华阳馆。
一身华服的华阳夫人赞赏地望着跪倒在地的昌文君,微微点头。
纤细的戴着长长护甲的手轻轻挥动。
“快快起来,你这孩子当真是一个有大志大才的人,是楚国百姓赖以寄托希望的雄鹰。”华阳夫人由衷地赞赏着。
长袖甩向一旁的寺人刘和。
“快快为昌文君侍奉吃食酒水。”华阳夫人吩咐道。
“是——”寺人刘和退去。
昌文君从地上站起身来,极其恭敬地朝华阳夫人拱手,认真地说道:“昌文君能为太子妃娘娘做事,是一种荣耀。昌文君能为同为楚国人的舅母尽力,是血脉亲情。”
华阳夫人惊喜地连连拍手。
“你这孩子最会说话,每回都能哄得我开心。”华阳夫人微笑道。
“昌文君敬佩着春申君,自然要明白舅母所做的大义。想我楚地百姓,我楚国王室,人人都要感激舅母所做的一切。昌文君虽年仅十五,也有大志,为楚地百姓,为楚国王室做出一番大业来。”昌文君说道。
停顿了片刻,昌文君继续目光灼灼地说道:“为舅母肃清帝后之路上的妖孽魔障,协理舅母寻到传说中的三阳杯,是昌文君为今时刻谨记的事情。”
看着站在地面上侃侃而谈,雄心勃勃的昌文君,华阳夫人赞赏地说道:“你这孩子当真没有辜负春申君的教诲,每一日都有着大进步。”
寺人刘和带着几个宫女,将一些吃食和酒水摆放在金银彩绘的漆案上。
待几个宫女退了出去。华阳夫人将一个锦缎的盒子打开,指着盒子中的一把乌金碧血刀,道:“这是北蛮人所追捧的杀人利器,本是贡品,我赠与你,为大楚,为大秦,杀敌立功。你是难得的王室贵才,也是一员福将。”
寺人刘和捧起锦缎的盒子,小心翼翼地来到昌文君的面前。
十五岁的昌文君恭敬地从寺人刘和的手中接过锦缎盒子,朝华阳夫人俯身,道:“昌文君能在偶然中巧遇各方势力绞杀公子武稼,又能在偶然中救下公子武稼,全是上天在感念太子妃娘娘对楚地百姓的善心。”
看了看金银彩绘漆案上的吃食和酒水,昌文君道:“今日发生了太多起谋刺,多方势力绞杀,定然引得咸阳都尉们关注,定然引得各方势力幕后的主谋震怒。想那公子武稼尚且在驿站里昏迷,想那诸多杂事需要处理,昌文君向太子妃娘娘告退。”
华阳夫人心疼地说道:“你且去吧,你小小年纪,舅母记得你今日的大功。”
深深俯身,昌文君诚挚地说道:“若说大功,则当属我兄弟二人。兄长昌平君也是尽了大力。”
满意地点头,华阳夫人道:“你兄弟二人能齐心做事,是大楚王室的幸事,也是你父王的福禄。”
手捧锦缎盒子,昌文君朝后退出,退出了宫室。
当昌文君的脚步声彻底远去,一人从帷幔后缓步走出。
华阳夫人朝那人微笑道:“天公作美,偏偏让我们得到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公子武稼。昨日夜里,暴雨中,那绾歌与宫女齐华相见于莫亭,却是商讨与公子武稼相见的事宜。想来,那得了殿下真心的绾歌与公子武稼之间定然有着某种情愫。
而追缉公子武稼的数个幕后人也定然知悉其二人之间的关系。
昌文君能在巧合下偶遇去寻公子武稼的齐华和各方势力,并击败众多对手,‘救’下公子武稼,当真是一件好事,有福气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