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漂亮的紫色眸子中,流转着让人信服的光芒,修长的手指在空中画了一个不存在的圈圈。
“在法家眼中,不论那恶人做了多少好事,只要是犯了法律,就必须绳之以法。”
“那官员,不论多么爱护百姓,只要欺上瞒下,违背了法律,就应该削去官爵。”
“然而在儒家的眼中,虽然那恶人于理不合,但是情有可原,所以会酌情减免刑期。”
“那官员虽然犯了错,但是谅在她治下百姓安居乐业,也可以减轻处罚。”
夜笙歌饶有兴趣的,看着红泥小炉中渐渐熄灭的银丝竹炭,“我的意思是,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种不同的看法。颜先生大可不必在意世人的看法~”
夜笙歌拿起一根银色的签子挑拨着红泥小炉中的炭火,淡淡的说,“成败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如今在意这么多,有什么意义呢?”
颜文卿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对着夜笙歌拱了拱手,“殿下心胸宽广,在下不及也。以殿下的学识与心智,在下实在是不敢喝殿下这杯敬诗茶……”
“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颜先生怎么就不明白呢?”
夜笙歌脸上带着戏谑的笑,“再说了~颜先生可是喝了我的茶的,现在这会儿想要赖账,已经晚了~”
香炉中的篆香已经炭火被烤得,只在银色叶片上留下了少许灰黑色的粉末。
夜笙歌又换了一块篆香,轻言细语的说道:“不过我还真不知道……百家学派是怎么在东汉末年的战乱中,保存下来的呢?颜先生可否向我解答一番?”
颜文卿抬起头来,看着书房中的明亮的灯火,思绪好像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金戈铁马的战乱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