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恪有些为难了,他自然知道天帝会。
天帝会的存在超脱于十朝之外,甚有对十朝分歧调和之权。
十朝皇家各有一员不问政事,入会专职为长老尽责。
其余人等皆为当世名人,学问大家,或是立下过功勋的博学或英雄。
天帝会旨在维持十朝共盛,引领天地众生,作那传道者,护道为本。
其中有许多未传之秘学,更有诸多不传之学说,甚为难得。
陈恪虽然渴望,可他真的不想放弃自己的坚持,哪怕名义上也不想放弃,那有违他的本心,对他求道之心大有影响,怎可为求道而驳道。
为此,陈恪只好再次歉意的回绝:“小生得先生垂青真是三生有幸,不过小生依然会坚持本心,小生只对诸子大道感兴趣,并不想追求数理之道。”
傻子!
这是丘壑山主对陈恪的评价,如此机遇放在眼前竟不知把握,可笑!
桑老都说你只需名义上拜个师,都对你容忍到了这种地步,竟还不知好歹!
他看出桑大家是真的赏识陈恪,想提携这傻子有个锦绣前程。
丘壑山主来了火气,心里十分不痛快,想我丘壑掌院出面,又有老王爷如此百般劝说,你竟还是油盐不进,简直岂有其理!若你为了追求古道而顺带研习数理,当作捷径的话,那我们大周立数理国学为根本之又算作什么?
那些真正追求数理大道的,岂不是从未见过大道?你有何资格这般评价!
敢情你求的是大道,我们大周走的便是小道,你高尚,我们卑鄙?不可理喻,简直放肆,光凭此大逆不道的言论,便可有理由逐你离山,治你之罪了!
陈恪没想到自己只是说出心中所想,便会让丘壑山主误会他的本意,委实冤枉。
他只是想要看透这世界为何,那上古苍穹,为诸子中描述的十朝之前悠悠天地而感动,想要寻找到未曾改变,原汁原味的历史大道,因早在很久前,他便在书海中体会到一种不和谐,为何这世间许多东西无解,为何那百家学说中与如今世道完全不同,为何那清澈的,干净的天地竟然会走到了这一步。
系统出现,现在他知道了,那是因为穿越者,所以他想找回丢失的那些东西。
未改的神话,那仙界的恢弘,而不是天帝自天界而来,造化万民。
浩瀚的天地,黄帝与蚩尤的故事,他们最后如何。
诸子的来历,出身为何,如何问道,那许多断落的学说其中又有什么。
老子原名是谁,出自哪里,道承何处,传于何方,其道德经后篇又是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