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历史小说>回到明末当军师> 七十四章 枪杆子里出政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七十四章 枪杆子里出政权(1 / 2)

确认崇祯天子驾崩的消息后,南京毕竟是明朝在南方的政治中心,政府的大门开始挂白了,也有一些民间自发的吊丧活动,不过正式的吊丧活动还没开始,南京人还是进行正常的生活。

萧谨和郑森的生活也没有变化,四月十八日的早上,萧谨继续给郑森上课,他安排的时间是连续两天的早上上一个时辰的课,就休息一天。今天他打算给郑森上很重要的一课——枪杆子里出政权。

辰时七刻,郑森准时推开萧谨房间的门,走了进来,按照以往的惯例,他走到书桌前的椅子,坐下,拿出记笔记的书册。文房四宝和一杯茶跟往常一样,已经整齐地摆在了书桌上面。

“师父,今天上什么课?”郑森笑着问道。

“上课之前,师父先问郑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本朝哪位王爷会继承帝位?”萧谨笑了笑,问道。

“现在资格继承大统的有福王、桂王、潞王、惠王和瑞王。桂王、惠王在广西,瑞王在四川,离南京都太远了。剩下福王和潞王,论血缘关系,当然是福王最有资格即位,不过昔日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大案里,东林党人阻止老福王当太子,与老福王有旧怨,东林党人怕福王上台翻案,恐怕不会同意他继承帝位的,这样说来潞王最有可能继承帝位,不过潞王非神宗子孙,东林党人折中拥立桂王的可能性也很大。”郑森想了一会,说道。

跟郑森相处这么多年,萧谨已经非常了解他这个学生了,他这一番分析可谓十分准确,可惜他疏忽了一群人的感受,使得分析的结果错了。

“郑森,有一群人的感受绝不能忽视,师父给你好好上一课,让你知道他们的重要性。”萧谨在心里说道,他发现郑森在儒家的学堂呆久,有点忽略武人了,他要改变郑森对武人的认知。

“郑森,为什么你认为东林党属意的潞王或桂王一定能继承大统呢?”萧谨问道。

“因为江南是东林党人的地盘啊,他们在这里势力最大,他们属意的潞王或桂王能继承大统是很正常的推断。”郑森有些疑惑地说道,他觉得师父这么问,很奇怪,师父又不是不知道东林党人在江南的势力有多大。

“郑森,有太平之时,东林党人在江南地区的势力自然是最大,不过在乱世,手里有兵的人才说了算。”萧谨笑了笑,说道。

“师父是说武将会求定策之功,可是现在武将们的顶头上司南京兵部尚书和督师都是文官,武将们不敢乱来吧。”郑森很快想明白了萧谨的意思,但他还是觉得武将们不敢乱来,毕竟有制度在那里。

“有什么不敢的,土木之变后,武将们被文官们压制了快两百年了,如今天下大乱,手里有兵的武将们怎么会甘心让文官们一直骑在头上。定策之功这么大的功劳,武将们不可能不心动的,东林党人属意潞王,武将们就拥立福王继承大统,他们手里有兵,直接领着军队簇拥福王,开到南京继承大统,哪个文官敢说个不字。以文制武的制度也得有实力去执行才行,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什么制度都白搭。”萧谨很直白地说道。

郑森听得目瞪口呆,他虽然跟萧谨学了很多年,不过也一直上儒家的学堂,被明末文人觉得武人粗鄙,鄙视武人的思维习惯影响到了,他刚才分析帝位继承者时,就忽视了武将们的意见。不过郑森还是觉得师父有些夸大了武将们的作用,他觉得现在武将们的话语权虽然大增,但文臣们依靠制度和以往以文制武的惯性,还是能驾驭武将的,他觉得武将们不敢这么胆大包天,直接把军队开到南京,威胁文臣一定要拥立福王吧。

“武将们估计应该不至于把军队开到南京城下吧。”郑森想了一会,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