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长白山天池湖。
“呐,你要的雪蛤,我找来了。”黎墨递给甄应辂一个水球,里面装满了雪蛤。
“多谢。”
所谓雪蛤,其实是一种药材。
《本草纲目》里记载:哈士蟆,《本草纲目》中称之“山哈“,别名哈士蟆、雪蛤。
后世被命名为林蛙。主要产于中国东北的长白山区,是东北地区特有的蛙种,其雌蛙胎盘的干燥物称之为“雪蛤油”,具有补虚润肺、强身健体的功效,自古在民间就被誉为难得的补品,千百年来广为人们应用,其药理作用亦早已为人所知。
蛙油为林蛙之精华,药用价值极高,是集食、药、补为一体的纯天然绿色佳品。
据清史《辽丛书》记载:“哈士蟆形似田鸡腹有油如粉,可做羹,味极美,唯兴京一带(抚顺东部区清原、新宾)有之,又称红肚蛤蟆;先人用其祭祖,后成为宫廷贡品,被誉为八珍之首。
林蛙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由于其营养价值高,“俗称大补品“。因其专摄取昆虫类食物又称“纯绿色食品”,是延缓衰老、滋补强壮、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最佳进补良药。
林蛙油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滋补强壮剂,可补虚强精壮阳,养肺滋肾益肝。
可治疗肾亏劳损、神经衰弱、心慌失眠、溢汗不止、身体虚弱等一切消耗性疾病。
在后世,这东西有价无市,但放在几百年前的长白山天池附近,林蛙几乎遍布整个长白山脉及牡丹江和松花江流域一带。
毫不夸张地说,甄应辂若是想安心修炼,一直待在这里也不是不行,前提是每日都有这样充满灵炁的天然林蛙做地宝食材来食用,来补充自身修行的损耗。
“你今天又准备做什么好吃的啊?”黎墨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我给你做个红莲雪蛤炖鹌鹑尝尝。”
这道菜品还是很简单的。
只需要先将鹌鹑剖洗干净,去毛、去内藏;雪蛤预先用清水浸透使发开,拣去残质;莲子肉和陈皮分别用清水浸透,洗干净;红枣洗净,去核。
在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以上全部材料,等水再滚起,改用中火继续煲至莲子肉黏熟,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
“嗯……味道好香啊,怪不得你身边那么多漂亮姑娘愿意跟着你呢,单凭你这份手艺,将来还不知道要吸引到多少女子的注意…”
“喜欢就多吃点吧,这是对我手艺的最大肯定。”甄应辂说。
“对了,我现在的实力已经恢复了五成了,你说的帮手怎么还没来?”黎墨小口小口地吃着好吃的,顺便问了问题。
“估计是朝廷碰见什么难事了,一时抽不开身也是有可能的…”甄应辂有点尴尬。
毕竟当初打包票说自己能够找人来帮忙的,结果现在人都还没来,着实是很让自己丢面子。
“难怪你往那边跑得勤呢,看来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小情人?”
“我是怕她饿着冻着…再说,我也担心你欺负她,她的实力现在才堪堪能够自保…”甄应辂翻了一个白眼。
长白山的风水格局为青龙白虎列两旁,以小搏大居正中,所以他们首先破坏了长白山的原有格局,将应盖的七座红塔改成了六座,又将西山的两座合为一座,以便压住中间山水的好风水,而黎墨所处的天池便是这个房间的正中间,正好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当中。
除此之外,在长白山的龙头和龙尾方面,他也看出了一些猫腻。
据说几个月前,有几个罗汉来过长白山,在长白山前建了一座九层的灰塔,并立下了六根青铜大柱,对外声称此意为祈祷未来风调雨顺。
但从玄秘的角度看来,祈祷风调雨顺一般都是诵经斋戒,建塔要么用来镇守一方,要么用来作为存放高僧舍利子的塔冢,否则不可轻易破土动工…
不过关外的普通人并不在意这种事,因为他们看不懂这其中的道道…
甄应辂在发现疑点后便开始勘察,后来发现这些罗汉真正是用心险恶,还在四处查看风水龙穴,他们建的塔,正处于长白山的“龙腹”地区。
甄应辂便买通了几个当地人替自己打掩护,自己连夜焚烧了这座高塔,这才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原来,对方在建塔时,以止刀兵为寓意,将一把长达六尺,重30斤的黄铜宝剑插进了塔里,也难怪黎墨寸步难行,龙腹被人暗算,自然很难行动。
又得知这些罗汉行走广泛,并在长白山第一高峰白云峰驻足过,白云峰正好就是“龙头”,既然连“龙腹”都被一把宝剑所镇,“龙头”能安然无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