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姐看着挺柔弱,但骨子里有股劲。她能够想到去同学那卖衣服,在那学习,然后自己单干,证明她已经准备好要开始新的生活了。这样的一个漂亮女人,经历了婚姻的失败和遇人不淑的遭遇,渐渐地坚强起来,是一个转变的开始。毕竟她才三十三岁,正是女人成熟的时候,以后的人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弟,你就是姐的福星,碰到你之后我感觉啥都好起来了。”她高兴的说。
“姐,夸张了。”
“看你那么吃苦还一天乐呵呵的,好像啥事没有似的,姐都佩服你。所以姐也得找点事做,觉得自己也行。”她说。
“你肯定行,我支持你。”
“谢谢老弟。”
送走赵姐之后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盛美工作虽然稳定,但是想上灶台练习炒菜有些不可能,灶台上有老大和老四就够了,用不了三个人。可是如果不能上灶台练习,啥时候能成厨师?总在底下配菜也不行,挣得太少,要想多挣钱就得当厨师才行。
是不是离开盛美出去找个贴厨的活呢?脑袋里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马上取消——舍不得离开,心想先在这干着,不着急,等有机会再上灶台。
转眼到了四月中旬,前面来了两个新服务员,一个叫刘晓燕,一个叫葛晓霞,都二十多岁,长的还都挺好看。
老大对我说:“老三,我看葛晓霞不错,你和她处处。”
我说:“好,我试试。”
葛晓霞很文静,大眼睛,高鼻梁,尖下额,个头在一米六以上,干活干净立正,手脚麻利。
人在没处对象的想法时做什么都很自然,一旦有了处对象的想法做什么都不自然。
有时会和她说两句话,但都是工作上的事,没有别的。心想她合适吗?能接受我有一个老母亲并且家里很穷的这个现实吗?
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传来老四和葛晓霞恋爱的消息。我是哭笑不得,笑自己还在这瞎想呢,人家老四已经动手了。想想也是好事,好在自己没说,要不然够尴尬的。
还剩下刘晓燕。
有了葛晓霞的经验,没先动什么心思,想观察观察再说。
这时候五姐来信,说三姐给我找了个对象,叫我回去相亲。
回家很顺利,但相亲不顺利。我回去的时候人家姑娘不在家,出去学习了。
姑娘是学医护的。三姐和姑娘的老姨说自己有个弟弟,二十三还没成家,在外面打工,也说了我们家的情况。姑娘老姨把我的情况和姑娘的父母说了,姑娘父母听了之后说可以看看,要是两个孩子同意他们没意见。
然后五姐就给我写信,写信的时候姑娘在医院正常上班,我收到信又等了几天才回来的,这一来二去就是十来天时间。姑娘等了六天,第七天的时候被医院派到锦州进修了,所以无缘相见。
没相成对我来说没什么,压根儿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反正回来了,天气暖和,三姐夫早就把水泥和砖买回来了,于是召集五个姐夫,三姐夫在他们营子又找了几个瓦匠和小工,开始砌院墙,安铁大门。
院墙两米高,大门是对开三米的,要修门楼了,母亲没让。
集中力量干了三天,完工之后看着齐唰的院墙和立正的大门很有成就感,更增加了对老屋进行改建的决心。
母亲对我砌院墙是支持的,但是她更着急我说媳妇的事。
这回亲没相成,母亲怕我上火,没事安慰我说“谁和谁成一家人那是老天爷注定的,有结婚早的,有结婚晚的,要是八字上说结婚晚,就是怎么相也不行,只有到那个岁数才能成。”
然后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给我听,说谁谁三十了才结婚,结婚之前相多少个对象都不行,等到了三十没怎么相就成了,成了没俩月就结婚,现在孩子都挺大了,一家人过得怎怎样-------
知道母亲的心思,但是处对象这事急不得。这次阴错阳差错过了,是没那个缘分。
在家又陪母亲待了两天,然后回到省城。
进厨房听老大说的第一句话是:“老三,我和小刘处对象了。”
我一愣,看着老大,左瞧瞧右瞧瞧,脑袋愣是没转过弯儿来,怎么也没想到他会和刘晓燕处对象,并且看样还成了。
他们俩可是相差十五岁。
一个小姑娘,一个中年大叔,我有点凌乱。
凌乱归凌乱,对老大还是真心祝福,希望他和小刘修成正果。
现在是老大老四相继恋爱,我和老二依然单身。老二比我强点,人家咋说结过婚,知道女人啥滋味,我是连女人啥滋味都不知道的纯情小伙儿。
本想今年和前面服务员处对象的,看来是没希望了。
和李海娜我俩儿没感觉,也不可能和周兰处,张玲我俩儿挺好,但不是对象。
这天下班张玲喊我出去喝酒,她的神情很难受,跟我说她爸在家给她找到一份幼师工作,要她回去。
她还是喜欢当幼师的,经过一年多的心理磨砺她看开了许多,也明白了许多,所以当她得到这个消息时候就提出了离职,准备回去工作。
对她这个决定我是支持的。
两天后,送她到火车站。
“小弟,真舍不得你。”她说。
我笑着对她说:“回去别忘了给我写信。”
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用力的抱着我,满脸泪水。
在我的脸上留下依依不舍的亲吻,然后登上了回家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