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们没有理由不忌惮军队。
毕竟贵族们之前的作死就是因为手里面有军队。
而因为知识垄断的缘故,掌握军队的军官大多数还是贵族们,于是大陆上的各国开始纷纷研究如何限制军队,让自己掌握军队,不让军队成为将领的私人军队。
大陆上的各大君主都是这样想的,他们也是这样做的。
于是渐渐的有人开始把训练军队和带领军队作战的将领分开。
甚至由国家开始试着将统兵的将领和调兵的将领分开。
也有君主试着让军队和将领不见面,形成并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削弱将领在军队的影响力的。
可惜这些办法都失败了。
不,准确的说是没有彻底的执行下去,最后这些国家的君主都取消了这些政策。
倒不是说这些办法没有效果,事实上效果很不错。
也不是说,这些办法遭到了军队的抵制,事实上,敢使用这些办法的君主和国家根本不怕军队的抵制,他们敢这样来,就是因为有自信自己可以压制住军队。
之所以没有彻底的执行下去的原因在于。
这样做有极大的副作用。
那就是军队的战斗力下降。
要知道,大帝国敢这样玩,是因为王权无上,皇室实力强大,可是一些小国可就不能这样玩了,小国的军队本就少,对于军队的依赖性也大,小国的君主可不敢这样对军队来,不然位置不稳,而且他们也不能这样玩,毕竟军队战斗力下降,整个国家都有灭国的风险。
于是对于大帝国而言,出现了一个很难受的局面,那就是自己忽然发现自己的军队战斗力变弱了,弱到什么地步了呢,连周围的小国家都打不过了。
原本如果只是一些小挫折,那么还好,大帝国的君主还可以忍耐,毕竟好不容易才削弱了军队,巩固了自己的权利,再改回去,不仅对自己的威望形成巨大的打击,而且面子上也挂不住。
虽然军队的战斗力变弱了,但是自己的国家强大啊,用强大的综合国力去碾压总是可以做得到的吧?
一万打一万打不过。
两万打一万呢?
三万打一万呢?
大国都是用强大的国力碾压。
可惜想法是好,事情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直到一个大帝国被几个小国家联合打的四分五裂之后,其他的帝国这才惊醒,于是又开始改革。
就渐渐的形成了现在的制度。
那就是后勤制度。
军队是厉害,军队想要保持战斗力是不能乱来,是得让贵族长官军队,给军官权利。
但是军队再厉害也不是赤手空拳,不吃不喝,就可以吊打一切的非人。
各国君王发现,自己不需要把军队卡的多么严格,只需要卡住军队的后勤物资就好了。
军队所在的地方固然繁华,军队所驻守的城市固然大,但是不管什么城市,驻扎了如此之多,且不从事生产的常备军后,对于物资的消耗都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且不论军火,就单单是或说粮食,那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于是大陆上对于军队的物资管控的权利都被各国君主拿走了。
军队插手后勤物资也渐渐的开始成为了一个敏感话题了。
因此,霍尔这才不想要惹这个麻烦,将询问物资的事情延后,导致了现在才知道达台城出事。
这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
“元帅,我们已经把所有溃兵赶到军营外围了,并且不让军营内的士兵和他们接触,现在该怎么办?如果一直拖着,让士兵待在外面,军营外的士兵一定会有不满的情绪的。”
上校回来想霍尔报告情况。
上校说话可不是信口雌黄,而是肯定会发生的事情,毕竟时间已久,是个人都会产生烦躁情绪,而且如果天黑之后,还没有把问题解决掉,那么问题就打了,夜晚可是很冷的,士兵们一定会愤怒的,最后搞不好会闹出友军相残的丑事。
“那就让他们动起来,让他们干活,到不远处再修建一处营寨。”
霍尔沉吟片刻,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给这些家伙找点事做,众所周知,每当发生天灾,救援灾民的时候,很多的人都喜欢搞以工代赈的方法救援,就是让灾民们干活,干一些很好时很费力的工程,比如修水利,比如修房子,比如修城墙,其实那些灾民每天干活的积极性不见得很大,他们的进度也不是很大,他们做出的东西甚至好多有些不合格,他们每天干的进度更是缓慢,如果指望这些人干成事情,那么肯定亏死。
其实出这种注意的人并不是想要压榨灾民的劳动力,想要降低成本一举多得,而是想要给灾民们找点事情做,这点很重要。
人常年没有事情做,又有饭吃,那么就会出乱子。
尤其是年轻的青壮,本就精力旺盛,一直呆在破帐篷里面有没有事情做,于是只好胡思乱想,最后搞出一系列的乱子来。
搞以工代赈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了。
每天消耗这些不安分子的体力,让他们劳累,只想着赶快过完这一天,这样就不会胡思乱想了,因为有那时间,他们早就睡着了。
对于霍尔而言,这些逃窜的溃败其实和难民没有什么区别。
士气大减,喜欢传播负面情绪,就算这些人不传播达台城的事情,那么霍尔也会想办法让这些溃兵离自己的军队远一些的。
一支军队的士气往往就算如此被影响的。
“是。”
上校面不改色的接到了命令,然后就去执行了。
霍尔犹豫着,现在的情况很明了,要么走,要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