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王愣住了,他觉得自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出兵二十万,而且是打代城,出主意的也是自己。在先皇还在的时候,自己善战的名声也是有一点的,这,何人为将还需要问么?
但是皇帝这么问,他不得不考虑,是不是皇帝有什么人选,自己是不是要退一步。
“皇兄?你欲以何人为将啊?”襄王不说话,皇帝追问不休。
襄王迟疑好一会,终究不好厚着脸皮推荐自己。
“请陛下圣裁。”
皇帝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一闪而逝,若不是盯着看,谁也看不出来。
“既然如此,那李牧爱卿,不如你来掌兵如何?”
糟糕!李牧心中狂跳,他比襄王了解皇帝,明白这件事的危险在哪里。哪里肯出来出头?
“陛下!”李牧出列,面无表情。“禁军乃是陛下亲卫,就算是领兵,也只能是陛下您领兵,岂有臣子领兵的道理?臣,期期不敢奉诏!”
嗯???襄王惊奇的看了李牧一眼,有些不理解这人。不就是禁军?当初本王还年幼的时候就已经带着禁军出去打猎过了,父皇也没有说什么呀?哪里有这么多讲究?
这就是皇室和臣子的不同。
臣子努力了一辈子的东西,对于皇亲国戚来说,那是生下来就有的。
皇亲国戚不能理解臣子的小心翼翼,臣子也不能理解皇亲国戚的理所当然。
“既然李将军不能为国分忧,那微臣……”襄王忽然笑了笑,自以为理解了李牧的意思,想要推荐自己。
“爱卿倒是谨慎!”皇帝忽然出口打断襄王,道“既然如此,那就请李牧将军作为副将,代朕领兵如何?”
李牧立刻叩首道“微臣,领旨!”
襄王张口结舌,像是吃了苍蝇一样的难受。
皇帝陛下对自己有戒心???他震惊的发现,尽管自己小心翼翼,似乎,皇帝对自己的戒心反而越来越重了!
这是为何?襄王退朝之后都想不明白这个问题。自己和皇帝从小到大玩得最好。说难听些,要不是自己喜好军事,这皇位都未必是他的。怎么就戒心这么大呢?
十天后,李牧领兵二十万去往代城,连皇帝都亲自出城为他送行。而襄王殿下,却病了……
陈赓很忙,忙得几乎脚不沾地,总是坐在太守府中亲自陪着太守处理事情。
代城上下的事务他都要亲自参与,亲自监督。因为凉王的许多政策只有他们几个才明白要怎么做合适。
某日,陈赓正在听取代城行政报告的时候,一直以来都谨小慎微的代城太守忽然开口问道“将军,听闻凉王殿下要登基?”
陈赓沉默一会,眼角将诸位县令的表情都看在眼里,略略思索了一会,道“这是王爷的事情,和我等无关。”
太守笑道“这是关系天下的大事,怎么能说和将军无关呢?将军,代城上下能够焕然一新,和将军,和王爷那是离不开的。若是王爷登基,代城如何……”
“太守!”陈赓不以为然的摇头道“想多了。代城尚未确定从属,说这些尚早。”
太守不解道“代城如今确实是从属王爷,代城上下都是知晓的,为何将军这般说?”
陈赓两次出兵,终于打下代城,对于代城来说,那几乎就是克星一样的存在。不管什么兵马,什么将领出马,都会莫名其妙的栽在陈赓手中。这时候,就算是请他们造反,他们也是不敢的。
代城上下,都不认为代城还有倾覆的可能。
可如今,陈赓却这样说……
这让人很是不解啊。
陈赓低垂眼皮,一边看着文书,一边道“公道人心,从来不是天下归属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要看谁本事高一些。朝中武官本事不小的,还是有几个人的。至于兵力,禁军至今为止一个没动,哪里有那么简单?”
更何况,还有一个宋城在边上了。
这正是陈赓的为难之处。由于上次兵败,陈赓这次只有十八万兵马,到了代城,流落在外的溃兵回笼,也就是二十多万而已。宋城若是和禁军合力,自家还真不是对手。
为难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