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大话说出去了,民间的声势也造起来了,到处都弥漫着厌战的情绪。
但是,让徐宁尴尬的是,大卫朝廷三个月都不肯给一个态度。甚至连试探都没有。
郭琼现在是彻底不走了,徐宁在哪里,他就在哪里!他坚定的辞去了铁城太守的职务,每天就这么围着徐宁转,动不动就进言要徐宁不要如何如何,要如何如何。
徐宁的尴尬被他深深地察觉到了。
这老男人一点作为长辈的觉悟都没有,立刻跑徐宁这里来冷嘲热讽。
“听说,王爷认为朝廷在前段时间应该会消停?”郭琼笑吟吟的。天上的雪花落在了他肩膀,他眉毛,将他渲染得好似一个雪中走出来的圣诞老人。
徐宁眉头一挑,忍下胸中一口恶气“哦,是有这么一回事。现在看来,皇帝陛下还是很自信的么。就是不知道他有没有看到庆城城墙下那一堆堆尸骨?”
朝廷没有如李将军等人期盼的那样放出大量的粮食,只有一丢丢聊胜于无的援助。如此一来,连代城和宋城的人都走不了了。
拖延了许久,该吃完的都吃完了,哪里还有什么粮食?没有粮食,不要说打仗,走路都走不动啊?金银再多,又不能吃喝!
庆城内,粮食的价格高得吓人!一两银子,只能得到一斤掺和了大量沙子的大米。至于那些原本还出来施粥的,如今也开始饿死人了。
三个月,足够将一个人间变成一个地狱。
郭琼动了动眉毛,有心骂几句难听的,却又骂不出来。他早就知道徐宁有心谈和。为的,就是那些可怜的百姓。现在人家自己的皇帝都不在意,还能如何?
“真是凄惨啊……”
他只能长叹一声。
徐宁听到他叹息就知道他想什么,忍不住道“岳丈,您在这里叹息,却不知道黄旭等人已经接纳了将近二十万的百姓。到了明年,我们几乎多出一个城池了。”
徐宁不是那种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人。看见百姓困苦,他虽然不会直接帮助庆城,但是只要有难民来千龙城,铁城,宣城等地,他是没有拒之门外的。
哪怕,因为战争,他的属地也是千疮百孔,无数的家庭破碎。依然没有阻止徐宁那颗仁慈的心。
郭琼原本以为徐宁就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万万没有想到徐宁竟然暗地里接纳难民,不由得张口结舌面红耳赤。
张口结舌是因为震惊,面红耳赤是因为惭愧。
就在两个月前,他因为杨青云的事情,亲自写信给故交,说徐宁如何如何。这个,徐宁目前的名声不是那么好听了。
徐宁没有和文人太深的接触,不知道这些,也没有人会告诉他这些。
因此,他继续说道“岳丈,你还是要去一样铁城,陈桐一个人太难了一些。”
郭琼诧异道“王爷,铁城如今安宁得很,过的是桃花源一般的日子,何必要老夫去呢?”
“因为代城!”徐宁简单的说了四个字。
这四个字却好似炸雷一般的惊醒了郭琼。
徐宁还是那个徐宁,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他!他根本不看天气,不看季节,不看庆城的困难,他就坐在庆城,却遥控铁城的陈赓廖化,打下代城,以战逼和!
“王爷于心何忍……”郭琼有些柔弱的说道。
再过两个月就是春耕,现在打仗,等于将代城的百姓送去死!除非何谈,要不然他们的秋收又是一个绝收!
而且,徐宁会放下庆城?郭琼根本不信!
真是一个狠人啊!
徐宁道“岳丈,本王的子民才是子民。不是本王的子民,和本王有什么干系?岳丈你也知道的,本王原本存着好心谈和,奈何人家不给面子啊!”
郭琼涨红了脸,还要说什么王道霸道,然而徐宁已经听不下去了。
“岳丈,我知道儒家的子弟都是仁者爱人,但是岳丈,春秋时期,儒家子弟还要讲究四艺,如今的读书人,他们的四艺在哪里?儒家用古时候的要求要求我们,却用现在的要求要求自己,这,未免太过于双重标准了吧?”
郭琼噎住。这又是一个硬伤。他可以说纵横家,鬼谷子的人如何如何的不行,别人当然也能看到儒家的人如何如何的不好。而且,现在的读书人,确确实实已经没有当年的风范了。
“时移世易,儒家弟子自己都变了,如何要求别人不变呢?比如说,为何本王一直不敢用老庄的人?因为他想要的是恢复井田制,回到西周之前那种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这本王就看不上。岳丈,儒家能不能用,不在本王,不在你,而在于他们自己啊。”
徐宁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