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1 / 2)

顾倩仪的船在1979年早春到达港湾区海域。

那是个寒意料峭的清晨,顾倩仪是被其他人兴奋的叫喊声吵醒的,在一片”到了到了“的叫喊声中,她揉揉惺忪的睡眼穿过人群走到甲板上,港湾区二月的海风扑面而来,咸腥冷涩,吹的人两颊刺疼头脑清醒。

白茫茫一片海雾里,依稀可见前方的港口,甲板上聚集满了人,所有人屏气凝神等待着靠岸的那一刻。

对于他们而言,彼岸不是土地,而是希望,是生命。

然而希望越靠近岸越变的渺茫,所有人都越来越清晰地看见,岸上站着一排警察,神情紧张,严阵以待。

船最终没能靠岸,港英政府不肯松口接纳这批从越南来的难民,船于是只好暂时泊在海面上,这一停就是四个多月。

小谢的父亲谢咏信第一次见到顾倩仪,就是在这艘船上。

是在船到达港湾区的第66天,用谢咏信后来的话说,66个吉数,那一天是个吉日。

船在海上一泊几十天,等待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乘客们的饮食供给全靠政府和社会志愿者们援助,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这一船多是华裔,可算得上有同胞之义。

又一批物资被送上船的黄昏,少年谢咏信和表姐一起登上船,表姐是刚进报社的小记者,做新闻版块,年轻热血有任侠习气,满心地想搞个大新闻出来,她这次上船是为了采访难民,写篇新闻呼吁全社会关注难民安置问题。

抱好意而来,所以当她说出这个目的后,有难民把顾倩仪推了出来。

那年顾倩仪十九岁,少女有丰腴的肌肤和杨柳般的姿态,生的美,我见犹怜,表姐万没想到难民里还有这样的美人胚,眼前一亮“就是这样最好了!”

美丽的人或物更容易引起大众的怜悯,你们怎么忍心看这样漂亮无辜的姑娘葬身大海或战火,怎么忍心呢?

顾倩仪从容中带着一些拘谨,她在表姐和谢咏信对面坐下,她是齐肩长发,发梢蜷曲向里扣着,她的发色和眼珠颜色有些浅,肤色又太白,不太像个正宗的亚洲人,表姐提出疑问,她点点头“我是中法混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