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大管家忽然上前一步,在许仙耳边小声说道:“许案首,听闻你尚未婚配,正好我家主人有一孙女年方二八,从小管教严格,知书达理,端庄贤淑,美丽动人……”
许仙听着,不等对方说完,便打断地道:“多谢宋家主美意,奈何小子已经有了婚约,这门婚约是最近才定下来的,尚未对外公布。”
他与白素贞结婚之事比较很草率,连至亲姐姐都还没知道,暂时不能直接对外宣称,所以只能借口有婚约。
“真的?”宋家大管家明显不相信。
许仙认真地道:“此等大事,许某岂会胡说。”
宋家大管家只能叹气一声,本以为宋家已经提前准备,抢先一步,没想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
宋家的人离开后,不明真相的众人纷纷为许仙可惜,居然拒绝了宋家的祝贺,那可是攀上豪门的大好机会啊。
许仙不做解释,这种当事人知道就可以了,不能公开,更不能宣扬。
继续登上二楼吃宴会,期间又有三四拨人带着贺礼前来向许仙贺喜,都是想招许仙为女婿的。可惜,许仙都明确拒绝了,他们只能失望地离开。
宴会过后,所有人都会休息了。
哪怕是中了榜的书生也感到疲劳,如此煎熬等待了大半天,实在吃不消。
更何况,真正的宴会还在晚上,必须去上等酒楼庆祝才行。
许仙回到客房,坐在案桌前,展开宣纸,磨好墨汁,然后动笔写信给家里报喜。
姐姐姐夫一封,白娘子一封。
虽然已经放榜完毕,但新晋秀才还不能马上回家,后面还有重要的事。
比如,知府大人在府学设宴,江南道学正“亲供”入学,还有祭拜文庙等等,没有大半个月时间,别想离开临安城。
报喜信写好后,许仙拿着信走出客房,找到店小二,让店小二将这两封信送到驿站,通过驿站送回钱塘县。
回到客房休息小半个时辰,客栈渐渐热闹了起来,许仙也被李同唐旋等人请出来。
原来,住在其他客栈考中秀才的同乡过来汇聚了。
钱塘县今年成绩很不错,总共有十一人中榜,其中进入甲等榜的有两名,许仙更是案首。县试第二名的书生也考中了秀才,不过没有进入甲等榜,名次是乙等榜第二十一名。唐旋得知后,不禁向许仙投去感激的目光。
却说许仙将报喜信送出,因为加了钱,而且同时还有其他考中秀才书生的报喜信,驿站破例地连夜急送。第二天中午时,李公甫夫妇手上,和白素贞手上。
得知弟弟高中案首,李许氏当场就喜极而泣,然后“噗通”地跪在地上,谢天谢地谢神仙菩萨谢历代祖宗保佑。
李公甫也由衷地高兴得哈哈大笑,有如此争气的小舅子,他这个姐夫以后日子肯定一天比一天好。
在保和堂内,白素贞看了许仙的报喜信,自然是很高兴,谁不希望自己的夫婿功成名就?
在旁边的小青既是为许仙高兴,又忍不住在心里为自己难过。
她陪白素贞高兴一阵后,走出房间,望着临安城方向的天空,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渴望:“我要去一趟临安城见他!哪怕只能对他道一声喜也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