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管家向着黄嘉善弓了弓身子,才道:
“刚刚接到消息,顺天府尹李汝华,病倒了!”
“嗯?”刘一璟轻轻一哼:“怎么回事?”
“冬至节庆要到了,京城人流骤然增多,这......走水和盗卖之事自然多了,这李大人有些力有不逮,又太过负责,十来天处理了百十来件案子,方才直接在堂上晕倒了过去......”
“正当关键时刻,”刘一璟脸上是不怀好意的笑容:“李汝华也是年老乞休多次而不得准,当初可是韩虞臣将人家拦下来的!”
“冬至就要到了,这顺天府尹短时间内换了两次,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黄嘉善紧紧抿着嘴唇,有些不好的预感。
黄嘉善话音刚落,韩爌派来的文渊阁小吏便到了。
“两位大人,首辅大人令,顺天府尹病重,召两位至文渊阁一叙。”
两位大明重臣互看一眼:“一同进宫吧!”
自从韩爌任首辅以来,大明朝好似流年不利,先是边疆蒙古不断挑衅,建奴骑兵在后耀武扬威,而朝堂又不愿短时间内再起战事,只能忍气吞声,朝野上下皆是对其微词不断。而后黄河暴雨,河南大灾,左光斗和徐光启赴河南治理,一个月后当朝次辅病逝于河南任上,好不容易河南道事情完毕,现在冬至大节将至,顺天府尹又病倒了......相当于整个京畿的行政首长没了。
文渊阁内,将桌面上的地方奏本推到一边,韩爌靠在椅子上,想要闭着眼休息片刻......
“户部尚书,刘大人到......”
半个时辰之后,内阁班组八人皆到。
“李汝华病倒,但是顺天府治事不能耽误,老夫召集诸位过来,就是想讨论一个章程出来,一个暂代人选,”韩爌坐在上首位置,已经一扫方才独处时候的憔悴,换来一副强干的表情。
“冬至大节将至,顺天府又是紧要衙门,不能随意推举一个朝臣任之,需要经年老臣,能够掌控全局的,不然京城万一乱了,那可就不是我等在此能够商议的了!”刘一璟一开口就是火药味十足,将话头引到了皇上那边。
“吾认为大府尚书不可任此职,”熊廷弼想了想,提出建议:“京察马上开始,各科道官和阁部尚书皆有要事,可能无法分身。”
在座诸位除了周嘉谟不是尚书之职,就剩下左光斗了,但是左光斗其人一人身兼两卿,可不是随意能动身的。
韩爌想了想,将目光落到周嘉谟身上,这位礼部左侍郎最近风头正盛,也许能够胜任此事。
“明卿?若你暂代顺天府尹之职,如何?”韩爌开口问道。
当初靠着参劾李元而入阁的周嘉谟一直是资历不够,所以就算在阁,也是橡皮图章,充当人数而已,现在这个难得的机会就在眼前,周嘉谟内心笃定:若能把握这个机会,日后青云直上,也不是问题啊!
“周明卿愿意一试!”周嘉谟起身,深深一拜。
而文源阁内,众人看向周嘉谟的眼神,有欣赏,有担忧,也有嘲弄。
顺天府尹的位子,可不是那么好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