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事情紧急,国家存亡,只在一念之间,诸位爱卿当慷慨解囊,共赴国难,待击败开原逆贼,刘贼退去,朕必加倍奉还!”
崇祯元年五月六日,京师乾清宫。
焦躁不安的朱由校几乎是在乞求他的大臣们。
当初鼓动辽西与开原军为敌,而后宣布平辽侯为逆贼,凡此种种,都是这些大臣定下的主意。
群臣都把平辽侯比作以“七大恨”起兵反叛大明的老奴,把开原比作后金。
他们在皇帝面前信誓旦旦表示,只要辽西祖大寿出手,只要圣上乾刚独断,只要大明上下一心,翦灭刘贼不过旦夕之间。
这些北京城中的文官勋贵们无意之间把自己带入到浑河血战,以为只要毕其功于一役就能消灭开原军,彻底解决这群关外蛮夷。
他们信誓旦旦的保证,如今看来显得很是讽刺。
说好的上下同心,说好的毕其功于一役,现在祖大寿死了,辽西覆灭,开原军一路所向披靡,直至兵临北京城下。
眼前发生基本就是二十年后李自成东征的翻版。
当然,在这个历史位面上,李自成张献忠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崇祯皇帝知道内府已经没有银子,现在走投无路,只得向百官求助。
“若能凑齐五百万犒赏银,贼人便会离去,待那时,召集天下兵马勤王,或可一战。”
朱由校充满期待的望向一众大臣。
廷议从辰时一直进行到下午申时,扯皮了两个多时辰,最后以群臣“家计消乏,无能为力。”告终。
旁边等待已久的平辽侯使者早已等不耐烦,频频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