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其他小说>楚河记事> 第57章:最后一组数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章:最后一组数据(2 / 2)

“你为啥还没做好?你到底啥时候把这东西做好?明天他们就要趟雷了呜呜呜……”

涕泪横流,实在狼狈。

郑教授却悚然一惊——

“不是说一大片荒地都是雷区吗?也不知道多少地雷,怎么趟雷?”

说话前,脑中却有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闪过来。

小战士狼狈的擦着眼泪,含糊不清的说道“就……他们手拉着手,慢慢一步一步横推走过去。”

说到最后,忍不住又抽噎了两下,打嗝便又止不住了。

或许是太过难受,他也没忍,便干脆又接着哭了出来。

郑教授这才明白,他之前红红的眼眶,恐怕那会儿就已经哭了一场了吧!

此刻他内心沉重。

原本他打申请说跟过来,确实是听说这里发现了地雷,但郑教授以为是荒地,可以慢慢排雷。

等他研究搞清楚了,再进行工作不提……

可是眼下,人命就要堆在这上头了!

他忍不住问道“就不能再等等?”

再等等,等他把探测器研究好了。

现在手里头只有那个半成品,如今早已经因为零件失灵不能再用了,只不过之前的数据保留着的……

85,85也行啊!

能少一个人受伤,就少一个人受伤了,更别提能救命了……

小战士更难过了。

他话里还带着乡音,此刻和哭声一起尽数宣泄,但在场三位老人家,竟还都听得懂。

“这边儿是两熟的地啊!”

现如今平整土地,过不了多久,就能接着再开出一茬粮食了。

到冬天,人人都能吃饱,过个好年!

郑教授说不出话来。

——是啊,天时不等人。

对于农民来说,能有什么比全家吃饱更重要呢?

拖延……

他们今天拖延一天,明天恐怕就有按捺不住的老人家亲自过来。

没有经历过饥荒的人,永远不懂饥饿的恐惧。

更何况,就算不打算着急种地,这么大一片荒地,万一有人误走进来,小孩子好奇……

想一想,所有人逗沉默了。

郑教授的肚子发出了咕噜噜的声音,再看两个老伙计,也都脸色发白。

毕竟,年纪大了。

他沉默的坐下,这会儿打开饭盒,突然大声道

“吃!”

“都给我吃!”

“今天下午,说什么都得把最后一点给弄透!”

三位老人家对视一眼,这会儿抓着饭盒,每嚼一口,神情仿佛狰狞的在啃下仇敌的肉。

小战士的打嗝止住了,此刻默默看着他们,擦擦眼泪,也努力不再发出声音了。

……

可惜,很多时候。

科研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今晚他们弄透弄明白,明天就能拯救不知多少性命,可偏偏最后一点,无论如何都解决不了。

郑教授站在那里,此刻看着已经快到底的白蜡烛——

荒郊野外扯不来电线,这已经是极好的待遇了。

再看外头,四周寂静,夜空茫茫。

这也是安全区域,除了两边值班的人,整个被围着的坡地就在前方

此刻。

郑教授拿着最后解不开的那组实验材料,突然作出一个决定——

“咱们可能一直都是对的,只不过差了最关键的数据而已。”

这场数据就是实践。

地雷埋在土地中,位置,深度,状态都不相同。而想要红外感应达到99以上的探测率,最后的精度把握便是关键。

可偏偏,他们拿捏不准这个状态。

不仅这个数据达不到,70都达不到。

最后一点,死活都突破不了。

倘若再给一些时间,郑教授知道他们能算出来的。

就像当年核基地里,大家拿算盘计算数据一样。

可是……

一段时间是多久?

在此之前,他研究红外探测三年。

下放之后虽然暂停了,但时不时也常在思考。

到了军区,又研究了一个多月。

如今,又哪里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能等着他呢?

谁也不敢保证下一秒就能出结果。

如今说出这句话,里头蕴含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两个打着哈欠的老头耸然一惊

“老郑你疯了!”

什么最关键的数据?不就是想走捷径,亲自去雷区探索吗?

郑教授忽然回过头来

“那不然呢?”

他指着自己的手表,压低声音道

“再有4个小时天就亮了。”

到时候。

他们要眼睁睁看着那群娃娃们送死吗?

这话一说,两人都不吭声了。

都是跟自家孩子一样大的年纪,眼睁睁看他们去趟雷……

谁忍心啊?!

两个老头对视一眼,同时一咬牙。

“同去!”

数据采集量太大,郑老头一个人,运气不好的话,还没采集到,估计就要……

他们三个人,总有个成功的概率的。

再不行,拼拼凑凑,又能给后来者省出大把功夫。

而那让红外探测仪器提前面世的时间但凡多一天,说不定就能少牺牲些人。

郑老头也没反驳,此刻只嘟哝道“可不能后悔啊!”

三个老头对视一眼“多大年纪了,后悔什么呀后悔,老子就后悔自己不是个天才。”

……

他们这区域是最靠近禁区的,当时三位老人家倒也没别的意思,就想着离得近,探测效率高一些。

如今倒恰好给他们一个机会。

夜晚巡逻的人并不多,谁也不会防备他们三位搞科研的老人家。

其中一位用了点小手段,将帐篷从后边无声无息的打开。

接着,三位科研大佬如同小偷一般,慢吞吞向雷区里面爬过去。

三人摒气吞声,连交谈也不敢,只随身各带一组零件,慢吞吞摸索着,爬行着,仔仔细细记下不同区域的各种反应……

……

时岁丰在梦中突然惊醒。

他瞬间清醒过来。

三两下穿好衣服就走出帐篷——这是他的特殊直觉,不知曾救过他多少回性命。

此刻。

外头寂静一片。

虫鸣和风声之外,再无一丝其他的气息。

但是……

借着旁边火堆的光芒,他隐约能看到雷区边缘处似乎有什么黑影在动。

此刻眼神一凝——

“把手电筒给我。”

身边巡逻的战士赶紧将手电筒递了过去,而当他大步走近,将灯打开——

三个满身泥土的小老头还在边缘处,就着根本看不清的月光,在笔记本上盲写数据呢。

总的反馈数据在他们心中自有一条条的轨迹,如今三人凑在一起,虽然不敢说话,却已经看到曙光了。

他们齐齐在心中感叹——

【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天才,竟能想出这种设计方案,对实际数据的需求远大于一般仪器,但准确率却能高达100!】

最可怕的是,这种思路不仅仅能应用于这个名叫红外,却不仅仅应用了红外技术的探测仪上。

三人激动地不行,仿佛已经开创了新的科研方向!

而此刻,突然一束白光照过来。

灰头土脸的三名研究员一愣。

时岁丰脸色严肃。

“各位教授,你们在这里干什么?这里很危险。”

郑教授深知时岁丰说一不二的脾气。

若是别的,他还能打两声马虎眼,争取一下时间。

可时岁丰在那里,想都不用想。

他二话不说便向里头又爬了两步

“我就差这最后一组数据了!”

而此刻,手中不完整的那部分零件,突然发出了尖锐的滴滴声!

【嘀嘀嘀!】

郑教授一愣。

下一刻。

他整个人天旋地转,剧烈的轰鸣声带着土壤野草劈头盖脸的砸下。

而前方剧烈的爆炸声震耳欲聋,让他的眼睛都下意识紧闭起来。

身上也沉甸甸的。

抬头一看,时岁丰正趴在他的身上。

光洁的额头上,一缕红色的血液正顺着发际线静静流淌。

下一刻,便有七手八脚的战士们涌上来,急急忙忙将他拖到一边。

“医务兵!快点儿!”

郑教授腿都要软了。

到底是坐研究室的,哪里见过这样真实又惨痛的场景?

他慌忙问道“人!人怎么样?!”

这多好的小伙啊,可千万不能出事啊!

医务兵迅速赶来,此刻看着时岁丰后背上一堆伤痕,再检查一下身体,过了好久,这才松了口气。

“没伤到内脏。”

但是身体其他地方,失血的面积也太大了。

身边无一人谴责,但三位老教授却自觉心头脸上都火辣辣的。

而这时,慌忙的郑教授连忙借着打开的大灯,摊开自己手上的笔记本!

他趴在地上,就将之前盲写的数据重新一一更正。

顺带对另外两人叫道“快!最后一组采集到了!数据汇总!”

两名教授一听,也毫不顾及形象的趴了下去。

三人凑在一起,将所有的数据汇聚成一条条的线路。

不知过了多久,天色已然大亮。

时岁丰早已做完急救措施,被送往附近的军医院。

眼前新换了一名在车上跟他说过话的负责人。

郑教授拉着他的手。

“再拖延两个小时!”

如今已是上午7:30点。

准备上战场的战士已经整装待发。

郑教授却牢牢攥住他的手。

“再拖延两个小时!”

“有了刚才的数据,我们的红外线探测仪马上就好了!”

“到时候,不需要大家用命去填了!”

他说的这样郑重,然而负责人并不敢完全相信,战士们这种英勇赴死的士气也不可打击。

负责人为难的看了一眼整装待发的队伍,此刻一咬牙,终于作出决定

“好。”

“9:30!”

“只能这个时候了,我们给出的任务时限就在今天中午12点!”

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完成任务是他们的基本素养。

郑教授猛的松开手,缓缓笑了出来。

“放心!时队护着我,让我这老骨头没折在雷区里。现如今,我就有把握让他手底下的兵,完完整整安安全全的回去!”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