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秦昭襄王说道。
华阳夫人正色道:“父王,李冰李大人多年前携家眷到蜀郡,泣尽心血修筑堤坝,引水,凿渠,虽然水患有很大的改善,但依然没有彻底控制住。如今他已经病倒在工事上。这样一个治水能人,父王不该奖赏吗?
如今蜀地多地的堤坝被大水冲垮,饥寒交迫的百姓们正等待着父王能开仓放粮。因为疫病大传播,灾民无数,这些人等待着父王派人分发草药。
若是蜀郡百姓再得不到大秦王室的救助,怕是又要出现大范围的流民潮。那些青壮的男人逃难到邻国,既是削弱了我大秦的青壮劳力,也是在增加邻国的力量啊。我大秦怎么能将人送到邻国,折损自己呢?
李冰李大人虽然想救助和安抚住蜀地百姓,但却没有太多的权力。
如今我大秦国库因为多年征战,而难以为继……”
“华阳,你究竟想说什么?”秦昭襄王眯缝起眼睛。
华阳夫人抬头,看着秦昭襄王,认真道:“父王,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李冰李大人是一个有才之人,且在蜀郡深得民心,为什么不提李冰李大人为蜀郡郡守?使得他真正的能调度一切,真正的为民做事?李冰李大人若是成了蜀郡,就不会再受各方牵制,可大刀阔斧的做事。
若是任李冰李大人为蜀郡郡守,李冰李大人定然能为大秦倾尽一切,力挽狂澜。大王对臣下的信任是最好的褒奖啊。相信得知这个消息,李冰李大人定然深受鼓舞,病情也会很快好转。”
秦昭襄王抚摸着胡须,点了点头。
“蜀郡多蜀国遗民的后裔,这些人多少还是念着故国的好。若是父王能对蜀郡百姓多加体恤,与民同甘共苦,定然会感化这些蜀国遗民的后裔,使得他们能感激父王的宅心仁厚,进而做我大秦的真正顺民。”华阳夫人道。
“与民同甘共苦?本王如此年迈,如何还能舟车劳顿前往蜀郡?况且蜀郡多有暴*乱,动荡不堪……”秦昭襄王深思着,犹豫着。
“父王,您年事已高,如何能亲往蜀郡呢?到是有一人是绝好的人选。”
“哦?何人?”秦昭襄王好奇地睁大了眼睛。
“父王,该人就是您的王孙子楚啊。”华阳夫人从容地说道。
“子楚?”
“正是。”
见秦昭襄王露出质疑的神色,华阳夫人不急不慢地,缓缓道:“如今天下何人不知公子子楚,曾经的客居邯郸的大秦质子异人,如今改叫子楚,并且成了我华阳的义子呢?
按照王室的规矩,未来,子楚就会被立为嗣子。由子楚代表父王亲往蜀郡救济灾民,一来可以让蜀郡的百姓真正的感受到父王的仁慈,大秦王室的威仪;
二来也可以让子楚早早体会到治国的不易。三来,让子楚与民亲近,使得他在未来成为嗣子时,也可服众。毕竟父王的王孙众多,各有其才。子楚多年在外,如今回到大秦王室,更需要时运助他。”
“虽然有着几分道理,可是子楚终究文弱了些,深入多有暴*乱的蜀郡,如何能顺利救济灾民呢?本王甚至担心他的性命安危。另外,我大秦国库财力如今捉襟见肘……”秦昭襄王忧心地说道。
“父王,子楚虽然文弱了些,但您忘记了他是如何逃离邯郸赵王的淫*威吗?”
“吕不韦?”
“正是!”
华阳夫人目光灼灼地看着秦昭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