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宫。
秦昭襄王端坐在织毯上,认真地看着一竹简。
“大王,少公子嬴政来了。”一个寺人走了进来,俯首道。
“哦?这小子怎么就来了?让他进来。”秦昭襄王露出笑眯眯的神情。
虽然昨夜得知冰窖的冰几乎大部分都损毁融化,可这并影响自己喜欢这个叫做嬴政的曾孙的心情。纵然他闯出更大的祸端,自己也不会真的生气。
自己为何对这曾孙儿如此偏袒?
秦昭襄王轻轻将竹简放下,将双手放在膝盖上,目光炯炯地看着宫室外。
一个身影跨过高高的门槛走了进来。
身影跪倒在地,恭敬地说道”政儿给曾祖父叩头。“
身影正是从和韵馆来此的小小嬴政。
“你这孩子,可知闯了大祸?”秦昭襄王故意用生气的口吻呵斥道。
小小嬴政直起腰来,认真地看着秦昭襄王。
“曾祖父,政儿知道您并没有生我的气。所以请曾祖父放松心情和神情。”
被小小嬴政当众说破心思,秦昭襄王的脸微微一红。
“你这孩子,快快到曾祖父身边来。”
然,小小嬴政依然跪倒在地,并没有站起身来。
“曾祖父,虽然您溺爱着政儿,不舍得责罚政儿,但政儿却知道自己错了。所以政儿前来请罪。”
一根藤条被小小嬴政从身后取出,双手捧着。
秦昭襄王抚摸着花白的胡须,眯缝起眼睛。
“你能脱险,曾祖父已经很感激上苍,怎么会再责罚你呢?但是,还是需要你谨记这次的教训,不要随意进入不该去的地方。”
“曾祖父,政儿之所以会溺水,皆因为政儿不守规矩,所以政儿当罚。若是曾祖父因为怜惜政儿不责罚政儿,身为一国大王如何震慑四方,让众人心服口服呢?为了曾祖父的威严,为了大秦的律例,为了大秦王室的宗室森严,政儿请求曾祖父责罚。
政儿已经问过李宗正大人,政儿的过错当罚三十鞭笞。请曾祖父命人鞭笞政儿,否则政儿心不安。”
端坐在高台上的织毯上的秦昭襄王心中十分吃惊。这哪里是一个四岁半的孩童,其心智完全是受过良好王室教育的七八岁孩童所具有的。
秦昭襄王心中十分怜惜和疼爱。斑驳的大手举起。
“来人,用他手中的藤条鞭笞他三十下。”
寺人刘和惊恐地跪地。
“大王,万万不可啊,少公子如此年幼,如何能承受三十下的鞭笞?”
秦昭襄王看着目光坚定的小小嬴政。
“我赢稷的曾孙儿理应是铁骨铮铮之男儿,打!”
寺人刘和无奈地朝一个兵士点了点头。那兵士走上前,将嬴政捧在手中的藤条拿起。
啪!藤条重重地抽打在小小嬴政的后背上,小小嬴政牙关紧咬,一声不吭,默默地承受着。
藤条抽打的地方立即起了一道重重的红色的印记,有鲜血从印记的地方涌出。
藤条一次次地落下,鞭笞的声响由清脆变得混沌,却是小小嬴政后背的衣裳已经被打烂,被鲜血湿润了。
当最后一次鞭笞落下,脸色红红的小小嬴政露出欣慰的笑容。
那兵士将藤条放下,连忙跪倒在地。
“少公子,小的惶恐,请治罪!”
“你且起来吧,你本就是按照大王的命令来鞭笞我,何罪之有?”小小嬴政道。
“你且退下吧。”秦昭襄王道。
那兵士连忙爬起,瑟瑟发抖地退出了宫室。
两只小手抱在一起,小小嬴政仰头看着高台之上的秦昭襄王。
“曾祖父,请命人放了大牢内的优旃。”
秦昭襄王眯缝起眼睛。
“你这小儿今日之举是为了那优旃?”
“曾祖父,政儿坚持请求您治罪政儿是为了您的威望,为了大秦的律例。政儿现在请求您放了优旃,是为了您的声誉。
将看守冰窖的兵士打昏是我的命令,做为仆从,执行主上的命令,何错之有?作为兵士,作为仆从,必须无任何质疑地执行大王,执行主上的命令,否则何以号令天下,何以治家安邦?
所以优旃无错,罪责已经由政儿承担了。”
秦昭襄王久久地凝视着跪倒在地,后背鲜血直流的小小嬴政。
不知道过了多久,秦昭襄王站起身来,缓缓走下高台,走向小小嬴政。
斑驳大手拉住小小嬴政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