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同事咨询我一个问题,本来一分钟能够表述完的事情,我前后唠唠叨叨差不多10分钟,典型的好为人师,现在回想起来,感觉挺丢人的,下回可不能这样了。
这几天老是在这样的事情上出现这样的窘境。
前几天也是同事问我问题,本来一句话就可以答复完,我却画蛇添足地跟人家讲了一大堆,生怕人家不明白。在中间,人家打断我说不用说那么多,只告诉他行或不行就可以,很是尴尬。的确是啊,可以很简单地回答为什么自己偏那么自讨没趣呢。
我一直都是这样的人,因为我不喜欢冷场,我天真地以为保持说话的状态算是对别人的一种最起码的尊重,现在反过来证明我的想法真的是很幼稚,很天真。
言简意赅,说中主题就可以,画蛇添足反而不好了,而且言多必失,到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想要过极简的生活也要注意精简自己的语言。
没事少说话,没有人拿你当哑巴。
每天做计划是一个好习惯。
每天没有计划,走到哪算哪,生活就会变成一锅粥。
我们见到太多生活计划中的出尔反尔,反正自己既是计划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也是检查者,相关要求和标准自然也就一降再降,到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然后再就进入下一个循环。
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这就需要高度的自律,对自己狠一些,并让高标准执行计划成为习惯。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这就需要自己要有一颗恒心,不要浅尝辄止,不要半途而废,要下决心把这件事情做好,因为这样才会成就一个人。
生活中的人区分三六九等,差别就是由于能否严格要求自己产生的。
以前,我见到很多社会底层的人,我很同情他们的遭遇,但是我越来越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真得是对自己要求很低,小富即安或者本身就懒得不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很多事情自然也就说得通了。
要有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要一环扣一环,只有这样,才能够把生活真的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话多无益,言多必失,这是千古未变的真理。
现在的生活中,还是话少好一些。在当今这个时代,信息的传递是爆炸性的,所以不能乱说话,否则会让自己跌进万劫不复深渊,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经验总结。
不要多说话的要领在于嘴要有个把门的,要懂得保守秘密,不能知道不知道的乱说,那会让自己处于很尴尬的境地。
有的人就喜欢滔滔不绝,那样很不深沉,虽然刻意装城府是不好的,但是如果一点儿城府没有,也是不妥的,一个人总还是要长大的。
可说可不说的时候,我们大可以不说,一时的哗众取宠是无异议的。
有的时候,为了烘托气氛,我也偶尔开开玩笑,虽然话题起得不尴尬,也达到了效果,但是事后回味起来还是感觉不妥的。现在,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越是有这种感觉,这或许就叫阅历吧。
管住自己的嘴,会让自己少很多麻烦,还是低调些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