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老师,你来这儿几年了?”,王伊一问:“看起来你们感情很深。”
“满打满算三年了,这是第四年”,说起这个话题,侯老师成就感满满,“孩子们都很可爱,又很懂事,不知不觉就过了这么久了。”
王伊一不由对侯老师燃起了满满的敬佩之情,“您很伟大。”
侯老师摇摇头否认,“没有,也是我们的幸运,有社会各界对这里的关注,让孩子们有了现在的学习条件,也让我可以留在这里。”
王伊一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她在思考,自己有什么能为这里的孩子做的。
的确,就像侯老师说的那样,国内像这样的地方很多,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像这里一样,能得到关注。
当她看到教室里几十张脸,透着质朴和天真,他们穿着洗到发白但整洁的校服,是一届一届传下来的,还有他们小心翼翼地对待他们的书籍,包上了家里的日历,视若珍宝。
特别是他们的眼睛,清澈纯净,带着希望和期待,王伊一看着眼睛发酸。
她觉得外界能做的,相比于侯老师对这里做的贡献,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王老师,周老师”,侯老师跟着孩子们称呼他俩,“今天辛苦啦,明天见。”
周泽一直背着手跟在王伊一身边,认真听着她们的对话。
王伊一知道侯老师的宿舍就在学校里面,却见她把一本本本子装进了包,背在身上,“侯老师,你这是?”
“我要去学生家家访”,侯老师扬了扬肩上的包袋,解释道:“我们班上的刘雨晴同学,她有个姐姐,但她这个学期没来上课。”
王伊一对这个人名和人脸都有印象,她下意识地看了眼周泽,试探着问:“侯老师,我们可以一起去吗?”
侯老师第一时间并未给出答案,她心想,她的任务单里没这趴啊,遂向节目组发出了求救信号。
这个提案,节目组之前就有跟校方交涉过,他们提出能不能让侯老师挑选几户有代表性的学生家庭,让他们的嘉宾参与到和家庭的互动中去,但是立马就被校方以保护学生家庭隐私的理由驳回了。
他们今天正高高兴兴的准备收拾东西收工回家,却突然听见嘉宾提出要加录......
不过花一天的钱可以请到愿意录一天半的时常,还能圆了节目组原本的计划,他们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侯老师有些为难,“雨晴家里只有她姐姐和奶奶,条件有些困难......”
况且没有提前沟通,一下子去这么多人会不会把人吓到,看到摄像机以后,周围乡里乡亲会不会以为出什么事了,加上会有些风言风语传出来,一定会对两个孩子的成长有影响。
“侯老师,这只是出于我个人的意愿,跟节目组没有关系”,王伊一没等侯老师把话说完,她就明白了,连忙道:“在课堂上,雨晴给我的印象挺深的,她有点胆怯,团队活动里总是等着被动选择,在上课的时候,又睁大了眼睛,恨不得把老师讲的那个字都记进脑子里面,刚才听你说了她家里的状况,我是真的去看看他们家里有没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人的目光往往只能看到群体中最活跃的那一部分,而像雨晴这样的,往往就是会被忽略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