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青藏总督胡执恭率五万余明军、嘉绒人的联军南下,迎击和硕特汗达延鄂齐尔的七万大军。
大敌当前,他顾不得追究哈密王木罕买提夏拒绝献上多尔济人头之罪,反而遣使去哈密,大力称赞木罕买提夏深明大义、毅然归明的“壮举”。
稳住木罕买提夏后,胡执恭率军南下至毕力术江(通天河)畔的称多镇。刚至称多,便发现和硕特骑兵正在渡毕力术江,密密麻麻,如蚁云集,一眼望不到头。
这达廷鄂齐尔来得好快!
胡执恭闻报心里一凛,早就听说达延鄂齐尔乃是和硕特部的猛将,从小就跟着父亲固始汗南征北战,打过罗刹人、喀尔喀蒙古、叶尔羌人,果然名不虚传。
光从其行军速度看,便知其不一般,居然比自己预料的时间提早了一个月。
原来,这蒙古和硕特部战马极多,听说明军攻入青海,达延鄂齐尔下令一人三马,昼夜奔驰前线,自然行得快。
“督宪,敌军正在渡河,何不趁其半渡而击之?”总兵胡国柱向胡执恭建议。
胡执恭端起千里镜,但见敌人多而不乱,他们熟悉地理,找到了几处水浅处,泅水而渡。一个又一个千人队,保持着间距,岸边还有炮队,架设着火炮,掩护己方泅渡的骑兵。
“撤,往巴颜喀喇山撤”,胡执恭下达了军令。
“督宪,不战而撤,恐伤士气,末将请战”,李成爵、彭明扬、陈豹、胡国柱诸将皆不愿后撒。明军刚夺了青海,士气正高,都不想撤。
“此乃军令,违令者斩!”胡执恭大怒吼道。
此人虽是文臣,面相儒雅,却生性阴狠,笑里藏刀,很少发火,一发火,人都怕。
见胡督宪发了火,诸将不敢犟嘴,纷纷率本部兵马往巴颜喀喇山撤退。
昆仑山,号称“万山之祖”,乃是神仙之山。巴颜喀喇山,蒙古语是“富饶青色的山”之意,便是这座仙山的南支,位于青海中南部,西接可可西里山,东连岷山和邛崃山,是长江与黄河源流区的分水岭。
极高,平均高一千五百丈(五千米),最高峰果洛山高一千六百余丈。北坡平缓,南坡幽深,多峡谷。
诸将引兵撤至巴颜喀喇山,皆以为胡执恭会在最高峰果洛峰附近阻击蒙古人,不料他却将兵马秘密埋伏于巴颜喀喇山西北的星宿海,只令杨光烈、达元祯、坚参南哈领兵万余,在巴颜喀喇山简单布防。
李成爵诸将一开始皆不理解,等进了星宿海,方才明白并大吃一惊。
这星宿海,位于黄河源头、巴颜喀喇山西北方。东邻扎陵湖,西接黄河源,海拔千余丈,地形狭长如盆,东西长六十余里,南北宽二十余里。上源有三条支流:扎曲、约古宗列曲、卡日曲。黄河之水行进至此,河面骤然展宽,流速也变缓,四处流淌的河水,使这里形成大片沼泽和众多的湖泊。
在这不大的盆地里,竟星罗棋布着数以百计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湖泊,登高远眺,这些湖泊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星宿海之名便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