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族人也欲往里入。
李栖鹏急忙阻拦,“二位兄长见谅,李府规矩,家丁只能留在外堂,不得入正堂”。
杨光烈哈哈大笑,“贤弟误会了,这些人皆是我等的族人,并非家丁。听说令兄要找我两家议事,我等特地把族人们带来了,一起议”。
“是啊,是啊,我与杨兄虽为家主,可若要议大事,也需族人们同意才行”,达元祯也帮起了腔。
李栖鹏见他俩不过带了一百人,不让这些人进,怕二人起疑,勉强同意,不过只允许这一百人立于正堂门口。
二人进了正堂,此时正堂内,表面上只有李栖凰、李栖鹏、李镇域、杨光烈、达元祯五个人,实际上,屏风后,还藏了二十名刀斧手,正堂外亦有数百甲士。
李栖凰开心地笑了,他觉得杨、达二人已是瓮中之鳖。
杨光烈也开心地笑着,一边笑,一边轻轻整理自己的衣袖,他的左袖里藏有一枝袖箭。
世代的将门,总有些绝技,老杨家善使袖箭。杨光烈从小便练这个,不管是单发、还是双筒、三才、四象、梅花、七煞,个个精通,三十步内杀敌,百发百中。
不过,其他种类的袖箭,体型稍大,藏于袖中,易被发现。只带了枝单发的,缚于小臂内侧,与手臂融于一体,不掀开袖子,根本看不出来。虽然只能射一次,杨光烈却自信,以自己的箭法,李栖凰绝对逃不掉。
“两位贤弟,明军正准备攻打武威,愚兄想请二位帮助守城,不知尊意如何?”李栖凰开腔了,将门子弟,说话不兜圈子。
“我武威将门,同气连枝,愿奉兄长号令”,
“正是,兄长说什么,小弟无不遵从”。
二人亦是直来直去,满口答应。
李栖凰大喜,又与他们商量了会守城的事。
渐渐地,时辰不早了,二人起身告辞。
“俩位贤弟且慢,既然汝等已答应助愚兄守城,不如就不要回去了,留在吾府上,助吾参详军事”,李栖凰冷笑着举起了茶碗,准备往地上扔”。
“看箭!”
杨光烈拨动蝴蝶片,引发机括,一根箭长七寸、镞长一寸的小箭,往李栖凰射去。
白光一闪,正中咽喉。
“唏~唏~唏~”
李栖凰捂着脖子倒地,想呼吸,喘不过气;想嘶吼,叫不出声,须臾毙命。
达元祯取出袍内钢刀,将目瞪口呆的李栖鹏一挥两断,然后吹了声口哨。达家祖上乃是放马的维吾尔族人,这吹口哨训马的技能世代相传,吹起来又尖又响。
李镇域拔出了刀,屏风后的二十个刀斧手也涌出,杀向杨、达二人。
杨光烈、达元祯早抱了必死之心,反倒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挥刀连杀数人。
外面的一百族人听到口哨,往正堂里冲。
正堂内外的五百清军,亦朝义军杀来。
隐藏于李府巷外的杨光国、杨光裕,闻响动,又率六百义士,攻入李府。
好端端一座李府,打成了一锅粥。
李栖凰、李栖鹏死了,清军没了统帅,数量又稍逊于冲入府内的义军,很快便落了下风。
李镇域一个不注意,被杨光烈砍了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