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德忽道“自从取消匠籍后,现在宝源局及各行省的宝泉局铸钱的工匠流失严重,臣请求增加工匠的月粮,以留住人才”。
“准!”
朱亨嘉不由得哑然失笑,自己取消了匠户、灶户、胥户、军户等几十种户籍限制,统一编为民籍后,反倒造成了官营工匠的流失。
太祖时建立了匠户匠籍制度,一开始限制得很死,工匠们苦不堪言。后来改革,把工匠分成轮番匠和住坐匠两种。轮番匠每三年到京服役三个月;住坐匠固定做工,每月三分之一的时间为官府做工,有月粮。忙完官府的事,其余的时间归工匠自由支配,有了较多的人身自由,从而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朱亨嘉这一改革,更彻底,直接取消了匠籍,将轮番匠和住坐匠改成了雇佣匠,发给月粮。可一些有本事的工匠,却不愿意再为官府做事,领那一点可怜的月粮。没法子,只能给他们涨月粮。
嗯,光涨月粮不行,还得推行激励机制,鼓励发明创造,多劳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