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的拖拉机厂,总体来说都比较优秀。
假如碰到战争时期,甚至可以用来生产坦克。
还好,上次从乌克兰收购了几家拖拉机厂。
远东地区也有一家,虽然并不怎么样,但也够凑合。
既然现在想到了,那就一起解决了。
他要求兰博基尼拖拉机部门,在全世界购买比较实用和先进的设计专利,然后授权给姜余下了几家拖拉机生产厂家
忙完了汽车产业的事情,姜余又回到了京都。
刚到家门口,就被唐振国堵住了。
原因非常简单,他希望姜余把那些大排量的柴油发动机的技术提供给东风汽车。
东风汽车作为国内的军工车企之一,承担了军用车辆和装甲车辆的发动机研制和生产。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进步并不大。
一些关键的大排量柴油发动机要么就容易熄火,要么就非常耗油。
总之,就是一塌糊涂。
姜余自己有汽车厂,有专业的发动机研发和设计研究所。
要平白无故拿出来给竞争对手,他还是不愿意的。
凭啥啊!
“老唐,咱俩之间就不要搞虚的那一套,有话就直说。”
他可不相信东风会这么厚脸皮找过来,肯定有一手准备。
唐振国作为中间人,也不想夹着两头之间为难。
所以他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说道。
“有两种方案,你看哪个合适就选哪个?”
“第一种方案,就是他们让出军用吉普车,由你们接手。”
“第二种方案,就是每生产一台发动机,跟你们分成。”
姜余听后就摇摇头,说道。
“他们想得倒美,这就是一锤子买卖,以后在我们的发动机基础上研究突破,就是分道扬镳的时候。”
“要不这样子好了,宝马汽车可以出技术,与他们合资。”
“反正他们跟国外的公司合伙又不是一次两次了,跟国内公司合资问题应该不大吧!”
这话说的没毛病,唐振国也无法反驳。
那个最新的柴油发动机的的确确是非常优秀的。
如果再改进一下,搞个大马力的,甚至可以替换现在所有主战坦克的发动机。
东风汽车那帮人,也不知道从哪里闻到腥骚味,这么快就联系他来探口风。
看来,在保密方面,姜余和他自己都做的不够啊!
反正这事,跟他的关系不大。
要不是碍于战友面子,他也不想跑这一趟。
唐振国直接抄起电话,把宝马汽车公司的要求回复给东风汽车。
结果,人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并且会尽快派出人员过来谈判。
唐振国早料到了这一点。
桦国汽车产业界的腰杆子,基本上都被打折了。
听到有这么好的买卖,那还不赶紧滚过来
现在的情况就是僧多肉少,万一被人抢先一步,就真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