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群中,皇帝们此刻都对隋文帝杨坚的身份产生了疑惑。
说实在的,以前陈通如果提出一个观点,那么大家一定会有多数人想要赞同。
可是这次大家真的是不想认同陈通的观点了。
开什么玩笑?
从他们进入聊天群的那一刻起,陈通就把隋文帝是弘农杨氏这句话挂在嘴边。
结果现在你给我来一句,隋文帝不是弘农杨氏的人!
这谁受得了啊?
曹操都想吐槽了。
人妻之友
“陈通,你再这么搞下去,我脑袋真是要炸了!”
“这一次连我都不想相信你了。”
“隋文帝杨坚怎么可能不是弘农杨氏的人呢?”
………………
所有皇帝此刻都屏气凝神,就看陈通怎么回答了?
而大梁皇帝朱温已经做好了打脸的准备。
这一次可是绝对要喷死陈通!
李世民此刻喝了一碗药之后,感觉精神好多了,他甚至都没有听从太医的吩咐,好好休养。
而是想要看看陈通是怎么丢人现眼!
就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
陈通却不急不忙。
陈通
“关于隋文帝杨坚的身份,不管是史书还是旧唐书新唐书,亦或者是资治通鉴中。
都在说隋文帝杨坚出身于名门大族,弘农杨氏。
是那个时代最顶级的大贵族。
可中国有句话叫做尽信书不如无书!
经过很多史学家的验证,隋文帝根本就不是弘农杨氏的人。
非但不是弘农杨氏的人,而且他跟弘农杨氏的500年前都不可能是一家。
这就是完全的两个家族的人。”
…………
朱温撇了撇嘴,这次不是我要抬杠的,这次是你非要我喷你的。
那就不能怪我了。
不良人
“吹,你继续吹!”
“你这是要跟李世民学呀。”
“吹得越猛,死的越惨!”
“我就看你怎么被打脸!”
“你说隋文帝不是弘农杨氏的人,证据呢?”
………………
皇帝们此刻都没有说话,他们其实跟朱温的想法差不多。
因为隋文帝杨坚是弘农杨氏的人,这种说法已经成为他们的固有观念,这种固有观念是很难被打破的。
而陈通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争论,而是直接上证据。
陈通
“关于杨坚不是弘农杨氏的人,其实有很多证据。
但最有力的一条证据,可以一剑封喉!
如果说你听过弘农杨氏这个名字,那你绝对对弘农杨氏的先祖有过了解,在汉朝时期有一个人叫杨震。
他被称作为关西孔子。
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弘农杨氏的名人。
而弘农杨氏也在他的手中名声大噪,一时间成为了具有话语权的超级大族。
这个大概应该不陌生吧?”
………………
关西孔子,杨震!
武则天当然不会陌生,这可是他们弘农杨氏地位最高的祖先之一。
幻海之心(千古一帝,世界霸主)
“这个当然了!”
“弘农杨氏中最出名的几个人,第1个就是砍掉项羽大腿的人,是他让弘农杨氏在刘邦集团封侯。”
“而第2个就是杨震,他被称为关西孔子,那是当世圣人级别的存在,这才让弘农杨氏做大做强。”
“在整个贵族门阀中,那也是拥有极大的声望和人脉!”
………………
朱温眼中漏出一抹嘲讽,他算看出来,陈通这是想要拿族谱说事。
不良人
“你不会给我整出一个隋文帝的族谱来吧!”
“然后说这是考古出现的?”
“然后就跟刘备一样,用这个来证明出身来历?”
“这种东西,能信吗?”
…………
曹操此刻真想说,肯定不能信!
他宁愿相信刘备是被刘邦的后代帮忙了,属于义务劳动后的成果。
那也不愿意相信刘备真的是刘邦的直系后裔。
在古代的时候,不光名字可以改,那是连姓氏都可以改的!
就比如诸葛亮。
他以前的家族根本不姓‘诸葛’,而是姓‘葛’!
最后因为移居到了其他地方,被人称作‘诸县葛氏’,这才有了‘诸葛’的姓氏!
连姓都可以随便改,一个小小的族谱能说明什么?
………………
就在众人觉得陈通这次肯定要吃鳖的时候。
陈通的话却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陈通
“谁给你说,我要用族谱来证明隋文帝不是弘农杨氏的人?
这太麻烦了!
隋文帝他爹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据!
这还用找隋文帝的族谱吗?”
………………
隋文帝他爹?
众人都是一愣,而杨广此刻却叹息一声,他对陈通之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你真不会是陈扒皮呀。
这你也知道?
杨广此刻直接提陈通说了,你也别扒我老杨家的皮了,什么事都瞒不过你啊。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陈通说的没错,隋文帝杨坚根本不是弘农杨氏人。”
“甚至几百年前,他跟弘农杨氏都不是一个祖宗。”
“原因就是因为隋文帝他爹叫做杨忠!”
………………
此刻的朱温真是想骂娘了。
不良人
“隋文帝他爹叫杨忠。”
“这就能证明隋文帝不是弘农杨氏的人了吗?”
“你这是跟我闹着玩呢?”
…………
陈通呵呵一笑。
陈通
“隋文帝他爹叫杨忠,这就够了!
因为,被称作关西孔子的杨震,他的曾祖父就叫杨忠!
名字一模一样。
这一下懂了吗?”
………………
卧槽!
朱棣当时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他真是惊呆了,这就叫做一剑封喉啊!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关西孔子的爷爷叫做杨忠,这弘农杨氏的嫡系子孙,哪个敢起这个名字呢?”
“这不是要当关西孔子杨震他祖宗吗?”
“这证据也太硬核了!”
………………
聊天群里,刘邦,吕后曹操等人也是错愕不已。
这证据也太给力了吧!
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诡道圣君)
“我去!”
“这隋文帝杨坚还真不是弘农杨氏的人!”
………………
朱温眨了眨眼睛,他也是被这样的结果给弄得懵逼了。
不过他心里十分不甘心。
不良人
“古代同名同姓的人多了。”
“就因为隋文帝杨坚的父亲叫杨忠,跟关西孔子杨震的曾祖父同名同姓。”
“你们这就认为隋文帝不是弘农杨氏的人了?”
“这有没有太武断了?”
“这万一是忘了呢?”
……………………
这一次,就连李世民都不想争论这个话题了。
因为这在古代,那根本就不用思考。
陈通看了口气。
陈通
“你只要稍微懂得古代的一些律法规则,你就不会问出这么无脑的问题。
古代的人起名字,可是非常讲究避讳先祖的。
这跟西方人不一样。
西方人非常喜欢使用自己祖先的名字,用以证明自己的血脉是有多么强大,张嘴闭嘴,我是谁谁谁的之子。
比如亨利一世,亨利二世等等。
还有威廉,伊丽莎白,爱德华等等。
连拿破仑都有二世。
这就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血脉高贵。
而炎黄古代的礼法和传统中,那是非常避讳这种事。
甚至皇帝登基,全国人都要避讳他的名字,赵光义改名的乌龙事件,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
尤其是在隋朝时期,顶级门阀之中,那可是非常讲究血脉出身的。
所以他们先祖是谁,那一个个记得门清。
隋朝时期,这些贵族门阀的子弟必须要干的一件事。
那就是背自己的家族族谱。
他们要知道自己家族哪一代出了哪一个人,这个人他有多少房分支,势力分布在哪里。
这都是他们以后要联络和拉拢的对象,也是他们日后要发展和壮大的基础!
那个时代,不光要把自己家族的族谱倒背如流。
更可怕的是,你还要去背诵别人家的族谱!
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