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群中,皇帝们脸色各异,就连萌新崇祯都不相信李世民说的话了。
因为李世民被陈通打脸打的太狠了。
而且都是铁证啊!
随便在史书上一翻,那都可以直接颠覆长孙皇后的印象,什么温婉贤良,什么后宫不得干政,那都是扯淡呀。
可这个不允许外戚专政,这都是真的呀。
这可是被儒家们极力推崇的一种高贵品德。
崇祯觉得,这必须得要证明一下。
自挂东南枝
“咱们有一说一。”
“长孙皇后在压制长孙家族,这都是真的。”
“她不止一次劝谏李世民,不能让长孙家族势力太过于膨胀。”
………………
朱棣翻了个白眼,真是小白啊,你也太好骗了吧。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陈通,我期待你赶快打脸!”
“让大家都来看一看,长孙皇后到底是个什么女人?”
…………
陈通呵呵一笑。
陈通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点,长孙皇后所生长的那个环境,那可是关陇门阀横行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人没有什么忠义的概念,而且家族的利益永远大于家国的利益。
杨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本身就出身于弘农杨氏,但最后因为他背叛了家族利益,弘农杨氏的人都想弄死他。
长孙皇后可是出身于长孙家族,她会牺牲长孙家族的利益来维护唐朝的利益吗?
那简直就是想多了!
很多人都在吹长孙皇后,那就是因为长孙皇后多次劝谏,不能让外戚专权,可劝谏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有人关注过吗?
根本就没有!
我来给你捋一捋,经过长孙皇后劝谏,让唐太宗李世民去压制长孙家族,到底发生了什么神奇的效果呢?
先说长孙无忌,在玄武门之变后,长孙无忌被封为第一功臣!
之后,长孙无忌就担任了吏部尚书,这可是正三品的官。
接着,长孙无忌就顺利升官成为尚书右仆射。
这就是丞相,官阶为从二品,直接上升了一级。
再之后就是喜闻乐见的长孙皇后劝谏。
你们看到的是长孙无忌被撤去了丞相之职,但很少人知道,长孙无忌改任为开府仪同三司。
这个官职是几品呢?
是从一品!
也就是说长孙无忌人家又升官了,直接由从二品连跳了两级,变成了从一品。
再之后,长孙皇后不断劝谏,让李世民不能让外戚专权。
所以长孙无忌的官职,又从开府仪同三司,变成了司空!
司空是什么官职?
那就是传说中的,三公!
三公司空,司徒,太尉。
这是几品官呢?
正一品!
纵观整个炎黄历史,再也没有比这更高的官职。
然后紧接着,长孙无忌在成为司空之后,他又顺利成了司徒,成为司徒还没有结束,接着又成了太师!
大家可能对太师这个官职不了解。
古代的官职最高的就是三公和三师。
三师是什么?
太师,太傅,太保。
三师是干什么呢?那就是辅导天子,教导太子,被称为文官之首!地位最为高贵。
三公和三师,那就是古代官职的天花板。
李世民被称为封无可封的时候,他也就是成为了三公,并且成为了天策上将。
而这个天策上将,其实就相当于正一品,是李渊给李世民专属的官职。
现在你来告诉我,长孙无忌这种情况该叫什么?
你如果把李世民的官职叫做封无可封,那么该如何形容长孙无忌呢?”
…………
杨广此刻都想给李世民鼓掌了,这真是人才啊。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这长孙皇后劝谏的太好了!”
“她劝谏一次,他哥哥就升一次官,厉害!”
“但凡对古代官职有所了解,那就应该知道,官职好得,官阶难升!”
“所以古代把升官快的叫做连升三级。”
“意思就是官阶提升的很快。”
“你再来看一看长孙无忌,这官阶跟坐火箭一样,从正三品蹭蹭蹭就上涨到了正一品。而且还成了太师。”
“三品到一品,那才是最难升的,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卡在了这个地步。”
“现在你给我说一说,长孙皇后这劝谏的效果怎样?”
………………
此刻的李渊嘴角直抽。
平平无奇李家主(乱世雄主)
“这是在造孽呀!”
“这就是所谓的不让外戚专权吗?”
“长孙皇后劝谏一次,长孙无忌官就升一级?”
“你逗我玩吗?”
“而且更可怕的是,长孙无忌成了三公,又成了太师!”
“你说,下一次长孙皇后再劝谏的时候,李世民该给长孙无忌升个什么官呢?”
“封王吗?”
“加九锡吗?”
……………………
朱棣倒吸一口凉气,他以前没有考虑这个问题,现在已考虑长孙无忌的官位。
那瞬间就明白了这里面的猫腻。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人们都吹李世民,说什么李世民成为三公,又被封了天策上将,所以这就成了封无可封。”
“那长孙无忌岂不更是封无可封?”
“李世民好歹是皇子呀!还可以成为亲王,可长孙无忌呢?”
“他只是个外戚。”
“我勒个天呐!这就是所谓的不让外戚专权?”
“这到底是长孙皇后把李世民当傻子?”
“还是李世民把自己当傻子呢?”
……………………
此刻的刘邦,吕后,刘邦,武则天等人嘴角都勾起了一抹笑容,你继续吹呀?
我看你把长孙皇后能吹到天上去!
只能是吹得越高,她摔得就越狠!
这还叫做不让外戚专权?
这就是长孙皇后极力压制长孙家族的结果?
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你李世民没有啊!
你怎么不听老婆的话呢?
你到底是真怕老婆,还是不得不怕老婆呢?
继续给长孙无忌升官呀!
………………
李世民此刻内心有一万头羊驼奔腾而过,他现在可是在贞观二年,他怎么能够清楚贞观二年以后的事情呢?
此刻他都要骂娘了。
这长孙无忌怎么可能变成三公了?
这长孙无忌怎么可能成为太师呢?
这就是自己老婆劝谏后的结果吗?
李世民都想抽自己两耳光,这历史还真能信吗?
我把自己都坑了呀!
此刻的李世民真有一把火把史书烧了的冲动,不过事已至此,他只能极力挽回。
千古李二(雄主罪君)
“唐朝的三公可跟汉朝的三公不一样,那是属于荣誉官职。”
“其实权利没有那么高的。”
“最重要的权力都集中在三省六部。”
“尤其是三省,门下省,中书省,以及尚书省,这三省的最高长官,那可是丞相。”
“所以这么看来,长孙无忌其实就是一个虚衔。”
………………
陈通点点头。心想你继续吹,我接下来就要好好的打你的脸!
陈通
“你说很对,你的意思就是三省的长官才算是实权吧!
那你知道长孙无忌接下来该当什么官了吧?
这不就有路径可选了吗!
你猜的没错,接下来长孙无忌成为了中书令,掌管了中书省。
然后唐太宗把门下省和尚书省的管理权,都交给了长孙无忌。
所以从这一刻起,长孙无忌一个人就掌控着唐朝的最高行政机构。
也就是说,长孙无忌不仅仅是三公,还是太师,那是文官之首!
并且,他还是三省的最高官吏,一个人还掌管了三省部!
长孙无忌权力最大的时候,那是可以随便选人当皇帝的,所以人家长孙无忌就选了他的侄子李治当皇帝。
为什么选李治呢?
一方面是因为李治是他长孙无忌的亲侄子。
另一方面就是李治这个人性格软弱,这不就是一个最佳的傀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