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战争虽然是可怕的,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春秋无义战,战端一旦开启,上哪里去评说正义?只不过一句成王败寇罢了,然而似乎人类总会把胜利者的战争目的粉饰一番,以至于几乎各国史书中记载的每一次战争的最终胜利者都能够代表着人民代表党,好像他们都曾在全人类的欢呼声中痛打了邪恶势力或者是另一个不成器的帝国。
朱四将要面对的抉择也是如此,就算他曾经吃了一辈子的素,还是个十世修行的好人,一旦最后被清廷干掉,哪怕是引颈就戮主动投诚的,他也会背上一切道德上的负债,成为一个即可悲又可恨的昏君。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失败者是没有权利和机会为自己曾经是个好人或是圣人而辩驳的。朱四想要为自己书写这段历史,就需要首先为自己赢得一场场胜利。而战场上的那些胜利,统统都需要幕后的许多因素积累在一起才会达到,为了能够成为胜者,皇帝朱四在没有天时和地利的情况下,就只能依靠人和作为壮大自己武装和实力的基础。到底什么才是人和?在治国的角度来讲,想要获得人和,首先得让这个国家的人能活,在执政者的羽翼和包容下,人民可以获得生活的希望、生存的衣食和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所应该得到的尊重。《荀子.君道》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