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唐岭南王> 第429章治理西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9章治理西域(2 / 2)

以前虽然对大唐亲善,但也不算太近,现在大唐把高昌占领,焉耆国又倒向大唐,由不得他们不赶快示好,况且还有好处。

冯戴文同意他们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龟兹有他急需要的物资,煤矿,而且是超大型露天煤矿。

拜城煤矿,拜城煤矿不但是超大型露天矿,而且是高焦煤矿,无论是炼焦,还是用来做蜂窝煤,都是上佳,也正是因为如此冯戴文才接受了龟兹的示好,唯一的要求就是拜城附近的矿山归于大唐。

同时让经验最丰富的程名振带领一万突厥战士前去拜城驻防,并组织三国了六万百姓前去开采。

有了龟兹,高昌,焉耆在手,就等于关上了西域与中原的门户,只有中原攻打出去,不用担心有人在攻打进来。

唯一遗憾的是人手不足,现在原西突厥地区,大量的矿藏没人手开采,只得继续留人放牧。

虽说大唐现在地方扩大了无数倍,但同时也限制住了手脚,大唐贞观五年统计人口共计一千八百多万,有四百八十多万属于婴儿,儿童,在加上老幼,妇女占去大半,算得上成年人的男子只有四百多万,这还是近年大力鼓励生育,才多出不少婴儿。

而属于汉族的士卒,现在只有精锐四十万,府兵三十万不到,但是现在大唐控制有东西突厥人近二百万,倭奴同样有二百多万,这还是因为倭岛道还有不少土族没有去征服的原因,要不然还会更多。

契丹人三十六万多,回纥人二十八万有余,奚人近十万,南诏各部三十多万,好在南海,南阳等地方都是采用拉拢,合作,殖民的方式,并未控制开发。

这也是为何明明有实力进攻高句丽,也不攻打,一来打下来会没有精力治理,二来也是怕损失太大,人手少了,就镇压不住国内,那就得不偿失了。

同时这也几乎成了李世民的一块心病,所以冯戴文上次在皇宫于他交谈,才定下暂时不打高句丽,全力发展农业,重用少数人口的民族,如回纥,契丹。

大量让突厥百姓参与屯田,开发岳阳一带,苏定方回长安,带去的一个请求就是在带一部分倭奴,突厥人前来采矿。

好在李世民现在是财大气粗,经过两年时间,倭岛粮食大量产出,已经不用中原支援,而且还能反补。

石见银山在三十万倭奴苦力的开采下,效果喜人,每一个月都有一船银子运回来,而且辽西矿山还有铜矿,这大大的让李世民的国库充足起来。

有了银子,用来大量购买各种物资,刺激了国内经济发展,又在夏收,秋收之时,收购市面上,百姓手中多余的粮食,稳定了物价。

在十多位宰相,(同平章事)三省官员的制定下,第一批大唐皇家钱庄,一共三十五家,在全国建立,最新版本贞观通宝出现在世面上,而印有李世民一家子头像的银币,金币,也开始试着投放。

原本李世民还在担心,是不是有人接受,但是却发现无论是金币,银币,还是铜钱,都深受喜爱,那精美的外形,还有皇帝,皇后等人的头像,让第一批货都成了收藏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