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都市小说>领导的真功夫> 第6章 三种领导方式的循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三种领导方式的循环(2 / 2)

新进员工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如果对环境和自身的工作已经相当了解,领导者便要适时放手,尽量给予自由思考的机会,凡事先听听他的意见。由分配而管制,从领导的角度来看,是“退”,从“不听取他的意见”退到“先听取他的意见”;从下属的角度来看,则是“进”,由“不听我的意见”进到“先听我的意见”。下属进而领导退,表示省力化逐渐奏效,对领导者相当有利。

分配式只告诉下属“应该怎样做”,管制式却反过来先请问下属“你想怎么做”。不过,由于他对其他同仁仍然不够了解,而其他同仁对他也是如此,所以,在管制式领导下,还是不鼓励他和其他同仁的沟通。换句话说,偏重在上下沟通,暂时不重视平行沟通。何时由分配而管制,因人而异,必须依实际情况来决定。通常在同一个单位当中,领导者对所领导的人员,不一定采取完全一致的领导方式。这时候下属之间,难免有一些不明了的人,产生不平的感觉,认为领导偏爱某些人,而对另一些人特别苛刻,好像很不公平。

这时候领导者应该以“公正并不一定公平”的道理,做好合理的沟通。让下属明白自己变来变去,以及对不同下属采取不一样方式的原因,即一是“时”的改变,一是“人”的不同。下属如有不服,也不必勉强加以说服,徒然增加反抗的情绪。不妨给予希望,告诉领导自己做一些调整,领导就会配合他的调整,来改变领导方式,以符合他的期望,满足他的需求。

实际做事的人和站在旁边看的人,想法未必一致,这是我们常有的经验。实际工作的人,最了解工作的真实情况,所以我们应该尊重他的意见。刚开始的时候,要加以适当的管制,以防止“当局者迷”。如果发现他的实际体验十分正确,每一次所提的意见都很有帮助,便可以再放手,更退一步,给予更多的自由。于是由管制式转变为协调式,如图6.2。

(插入图6.2)

管制式只尊重下属的意见,不鼓励他随便提供其他同仁或听取别人的意见。协调式除了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双向沟通外,更进一步鼓励同仁之间,彼此多多商量,互相交换经验,互相支援。逐渐开放,才能确保安全。

明智的领导一直在退,一步一步让开,使下属在约法三章之下,自由自在地自动自发。领导才有更多的时间,在自己的上级面前去表现,以及从事一些例外性的事宜。

对领导者而言,把工作推给下属,并不是偷懒,更不是欺负下属。领导少做事,才有时间和上级打交道,摸清楚今后的动向,领导自己有前途,下属才可能跟着有希望。领导少做事,才有时间从旁辅助下属,圆满达成任务。领导少做事,才有时间和其他部门协调,对本团队的工作进展,必有助益。领导一天到晚埋头忙于分内的工作,对他个人,对他所领导的团队,都不是一件好事。再说,领导把工作分配给下属,表示他大公无私,不想掌握任何机密,不把任何资讯据为己有。下属有机会历练,在工作中成长,同时可以在必要时获得领导的辅导和协助,应该十分幸运才对。只要不过分,多做一些工作,获得更多经验,何乐不为呢?

新进员工对环境熟悉之后,依然采用分配式,就会有埋怨,会产生不安。这时要改用管制式,逐渐放松管制的范围,使其愈来愈觉得有自主的自由,以增强其自动自发的兴趣。下属表现出自动自发的热忱,领导者可以约法三章,改用协调式的领导,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内自主,以符合人性化的需求。

紧急时再回到分配式

任何单位或个人,从分配式领导逐渐进入管制式,再逐渐放手,采用协调式,这时领导者仍然自留余地,保有“紧急时再回到分配式”的弹性,以便应急,如表6.3。

(插入表6.3)

领导者的两把刷子,表现在平常有平常的运作,而紧急时也可以有紧急的措施。两者不定期变换,可放也可收。

平常时期,领导逐渐放手让下属去自动自发,一旦发号施令起来,下属心中明白,这是紧急事宜,千万不要再多表示意见,尽量去配合,力求争取时间,快速解决问题。领导平时并不限时办妥,紧急时才能够提出时限,而下属也乐于接受。领导平时会听取下属的意见,紧急时不同意见直接交办,下属才能体谅。领导平时放手,紧急时带着下属一起去办理有关事宜,下属也才会全力配合,而毫无怨言。紧急关头,以分配式来应急,快速有效。

领导者如果只有一把刷子,也就是平时和紧急时采用同样的领导方式。不论是分配式、管制式还是协调式,都会失去应变的弹性,对领导者来说,固然十分不利。对被领导者而言,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比较稳定,也比较容易了解、摸索出应对的方式,但久而久之,自己也丧失了权宜应变的能力,非常吃亏。特别是年轻人,追随这种只有一把刷子的领导,养成呆板的反应模式,将来自己当上领导,同样不会变化,又带出更多呆板的下属,岂非祸害更大?领导有两把刷子,自己拥有弹性,下属接受不同的刺激,产生不一样的反应,同样养成权宜应变的习惯,对组织的灵活性和应变力有很大的助益。平日重培育人才,紧急时重随机应变,各有不同重点。

分配式、管制式、协调式,构成领导的循环。领导者必须时常调整自己的态度,不能固定下来,认为“我就是喜欢管制式”或者“协调式最有效”。

领导者本身要有弹性,而且还要面对每一个不同的下属,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例如,领导者带领五个下属,可能有三个人停留在管制阶段,而另外两个人已经到达协调阶段。这时候又增加一个新人,那么,这个新进员工只好从分配阶段开始。同一单位,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同时在运作,才是正常、合理。领导方式,要因人而异。但是同一个人,又要因情境而异。先来后到是一种变数;有的人学得快,有些人学得慢,是第二种变数;各人的经验以及心理上的愿望不同,又是一种变数,必须综合考虑,才能决定采用哪一种方式。灵活变换,构成循环系统,则是一致的,如图6.3。

(插入图6.3)

领导者调整领导方式的时候,最要紧的依据,必须以“应该怎样就怎样”来代替“喜欢怎样就怎样”。

换句话说,必须以理智来判断,千万不能够以情绪来反应。然而,人毕竟是有情感的动物,难免以情感影响理智,误认为所喜欢的,就是应该的选择。因此,领导者的自我检讨,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每经过一段时间,就应该针对每一位下属,做一番检讨:这样对待他,合理吗?有没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我们看到领导者不停地约见他所领导的人时,或者利用下属有事情找他的时,都会趁机说一些鼓励性、抱歉性或者摆平性的话,用意即在把自己检讨所获得的想法,个别地有所传达或补救,务求稳定各人的情绪,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为求安全、有效起见,领导者最好保留紧急处置的弹性,养成下属的警觉性,明白领导的紧急措施,能够同样自动自发地配合,以争取时效。有缓有急,能进能退,才是三式循环的真谛。

思考

1.常用的领导方式有哪些?

2.什么叫做分配式?其要点为何?

3.什么叫做管制式?其要点为何?

4.什么叫做协调式?其要点为何?

5.在紧急状态通常会采取哪一种领导方式?

6.三种常用的领导方式,各有何特性?

7.何谓三种领导方式的循环运用?

8.怎样做好三种领导方式的循环运用?

9.根据你的观察,说说实际工作中的领导情况如何?

10.根据你自身的体会,应该怎样领导才比较人性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