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适当授权,员工的工作是做不好的;如果所有命令都是管理者下的,事情做坏了应该处罚谁?如果先处罚管理者,然后管理者又去处罚员工,这么做是不合逻辑的,因为员工是按管理者的方法做的,即使员工做错了,那也是管理者的错,为什么要处罚员工?
5.收集数据
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生产管理者还要不停地收集数据,因为没有数据就不方便检查生产,总结、改进工作方法。在工作中,生产管理者应多用数词、量词,少用形容词。
总之,管理一定要量化,而量化就要记录。只有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记录,出了问题才便于检查。
(四)工作的检查
实施完计划后,就要检查计划实施的效果。
人都是有惰性的,对员工的工作要检查,因为一个人没有督促、没有检查是很难自动自发地工作的。在世界上,大概只有一种人可以自动自发地工作,那就是老板。我们可以鼓励员工积极主动工作,但也应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要员工像老板一样自动自发地工作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员工变得和老板一样,那他们就不是员工而是老板了。生产管理者要有弹性心态,不能老说“员工怎么可以这个样子”,因为员工就是员工。
现在的员工到底有没有责任心
有一次,我在江苏某地同两个民营企业老板吃饭。虽然这两人的企业有大小之分,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前都在国有企业工作过。吃饭时,小老板对我说:“李老师,现在的工人责任心简直太差了,甚至可以说一点儿责任心都没有。”我还没开口,那个大老板马上接话了:“兄弟可不要这么说,我觉得现在工人的责任心比我们当年在国有企业工作时强多了。”
可以说,这个大老板就有弹性心态,所以他是大老板;而那个小老板没有这种心态,所以他只能是个小老板。员工就是员工,你不要指望员工与老板一样。
1.检查的方法
检查员工工作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查核、观察、测定等。
最好的检查是不定时、不定次的
我们要求员工要对设备定期做保养,有的项目是每天一次,有的项目是三天一次,有的项目是一周一次。做完后还要在设备保养表的项目栏上涂黑或打钩。员工会不会每次都认认真真做完?有没有可能做假?完全有可能。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员工做假?方法就是进行检查。
对于生产管理者来说,有三种检查方式可供选择:第一种定次、定时;第二种定次、不定时;第三种不定时又不定次。在实际管理中,第三种检查方式效果最好,因为员工不知道管理者什么时候来检查,也不知道管理者要检查多少次,他们就必须按规定认认真真做设备保养。
不定时、不定次的检查方式是我从一个台湾人那里学来的,他通过这一方法把值夜班的保安管理得服服帖帖的。
如何管理值夜班的保安
我曾在一家企业做部门经理,部门的副经理是一个台湾人,分管保安。由于他还是总经理的爸爸,所以我们管他叫王伯伯。
大家都知道,保安在值夜班时很容易睡着。保安晚上睡觉,小偷就容易进来,那怎么管理保安呢?王伯伯很尽心尽责,最初每天晚上都会定时查岗。但是,过了不久他发现一个问题:那些保安硬撑到他查完岗后就开始放心睡觉。
王伯伯对我说:“李经理,我想了一个绝招,就是自己回房间刚刚睡下又爬起来杀他一个‘回马枪’进行突击检查,这样就能逮住那些睡觉的保安了。”
当然,生产管理者不需要每天都要像王伯伯那样去检查,偶尔进行一两次还是可以的,目的就是让员工不知道管理者会什么时候查、查多少次,让员工摸不着规律。这样多做几次,他们就会认认真真地工作,检查也就达到目的了。
2.检查要记录数据
检查除了要不定时、不定次,每次检查还应记录一些重要数据。
清晰的数据更方便检查
我在一家工厂讲课时,发现他们的检查记录做得很好,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一张查检表,还配有示意图。举个例子:会客室有一张表和一张示意图,会客室沙发要怎么摆都有箭头指明,哪个地方要多干净、多长时间擦一次都写得很清楚。如果没有这些表格,检查工作也就无从做起。所以,怎么制作方便检查的表格也是管理者必须做的事。
检查完了以后就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用适当的方法让计划如期完成,而检查的目的也是为了如期完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