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科幻小说>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第33章 铁腕震慑的心理操纵术:拒做受人欺负的老好人(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铁腕震慑的心理操纵术:拒做受人欺负的老好人(1)(2 / 2)

在原则面前,人人平等。孙武在训练宫女和妃子们时,先是对她们的行为予以了一定的警告,但是她们并不以为然。这时,孙武说到做到,指出了她们的错误后,立刻将为首的吴王的两个宠妃斩首,孙武没有因为对方是吴王的宠妃而徇私。

这便是孙武能够在第一时间震慑在场宫女们的手段-合理地运用热炉效应。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街亭与司马懿对战时,猛将马谡主动申请死守街亭。诸葛亮对于马谡的性格、脾气很了解,觉得让他去守街亭有些不放心,但是马谡一再请求并立下了军令状:若是此次失败就满门抄斩。诸葛亮这才勉强答应让马谡去守街亭,并让王平随军帮忙。

诸葛亮嘱咐马谡在部队安营扎寨之后立刻回报大营,有什么事都要和王平多多商量,马谡一一答应了下来。但等军队到达街亭后,马谡却完全不理会王平的建议,硬是将军队安置在山上,也没有像一开始答应诸葛亮那般将安顿的地图派人送回大营。

等到司马懿派兵攻打街亭时,司马懿利用马谡在山上扎营的弱点,命令士兵们将整座山团团围起来,切断马谡部队的粮草和水源供给。马谡的军队一败再败,致使街亭这个重要的据点失守。

事后,马谡回到大营,诸葛亮为了稳定军心、维持军纪,不得不挥泪斩马谡,并自己向上请示降级三等。

其实诸葛亮处死马谡之前,心中也有很多不忍和不舍。但是为了军纪的严明,却不得不“挥泪”这样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一味地宽容,就会让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一定要收起温顺的面孔,亮出自己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权威不受到他人的挑战。只有当自己身先士卒维护好原则的时候,才能让他人更加信服你,达到震慑他人的效果。

同时,只要是决定好的就必须立即执行,如果一拖再拖,反而会让他人对你的原则产生质疑,从而对你的话不再信服。

心理学智慧一方面,热炉效应告诉我们,不能随便让别人践踏我们的原则和制度;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从中汲取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教训,无论在生活中做错了什么,都不要抱着企图侥幸逃脱的心理。具有公平性和一致性的热炉效应是维持社会秩序、把握事态平衡发展的重要法则。

魄力法则:

让对方明确知道自己的目的查理新收购了一家小工厂,而后这家工厂因为产量低面临着被转让的困境。有一天,查理来到这家工厂视察,这家工厂的经理向他反映说,这里的工人们总是偷懒,别说份外的任务了,连自己本该做好的任务都无法完成。

这个经理说:“对这些员工我先是好好和他们说,给多完成任务的员工发一定的奖金,他们听了之后工作很是努力。可是好景不长,一个星期之后他们又变成了那副懒洋洋的样子,工作也不好好干了。后来我也威胁他们,如果不好好工作就要开除他们,但是这样更没有效果了,他们更不好好干了。您说我能怎么办呢?”

查理听了这位经理的话之后,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这时正好工人们该上夜班了,查理来到工厂车间,看到那里有一个黑板。他走过去询问身边的工人:“今天白班的工人们生产了多少部电暖气?”那位工人看了看他,说道:“9部。”查理听完之后就在黑板上写了个“9”字,便离开了。

夜班开始之后,工人们陆陆续续来到了车间,他们看到黑板上的“9”字都觉得很奇怪,纷纷问起是怎么回事。那个告诉查理数字的人说:“今天老板来车间了,他问今天白班的工人们生产了几部电暖气,我告诉他是9部,他就在黑板上写了个‘9’字。”

第二天清晨,查理来到了工厂的车间,看见黑板上那个“9”被人改成了“10”。这时正好上白班的工人们来了,看到黑板上的“10”便询问是怎么回事,得知情况后,白班的工人们心中都憋着一股劲,心里想着:“你们不是10部吗?我们就要比你们多一些。”

到了夜班的时候,黑板上的“10”变成了“11”,夜班的工人们也出于同样的心理,开始努力工作起来。就这样,这家生产力低下的工厂终于摆脱了困境。

我们常常遇到不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让对方服从的时候,这时可以考虑使用魄力法则,一开始就让对方知道我们的目的,给他们以挑战,这样对方就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处境,从而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很多实践证明,这个法则比我们用尽软硬兼施的方法更为有效。就像上面那个小故事,查理听了那位经理的话之后,没有再用其他方法让工人们努力工作,而是将白班和夜班的工人们分成两组,让他们互相竞争。

有一位心理学家就曾这样说过:“直接向对方提出挑战,往往可以激发起双方的斗志。”

美国总统罗斯福当年只是一名刚从古巴回国的义勇骑兵队的小兵,他一回国就被人推举出来竞争纽约州的州长,罗斯福心中很不自信。这时,反对党发现了罗斯福不是纽约州的合法公民,便在选举时将这件事说了出来。

罗斯福心中十分恐惧,想要赶紧退出选举。这时,反对党的科里尔。普列特向罗斯福发起了正面挑战,他用轻蔑的语气对罗斯福说:“刚从古巴回国的英雄原来是一个胆小的懦夫。”

罗斯福听了他的话之后十分气愤,便打消了退出竞选的念头,积极筹备竞选活动,最后成功当选为纽约州的州长。这不但改变了罗斯福的命运,也改变了美国的命运。

普列特挑衅的话竟成就了罗斯福,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使用魄力法则可以激起对方的斗志,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竞争意识强的男性。

不过,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使用这个法则,也要充分考虑自己所处的立场和215时机,不然也很有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1812年,法国侵俄战争失败之后,普、英、俄等国组成了反法同盟军,企图反攻。与此同时,原本作为法国同盟军的奥地利也有了解除同盟的意向,同时对法国提出种种威胁条件。

不过,态度强硬的拿破仑丝毫没有表现出受到威胁和身陷四面楚歌的恐惧,反而带着强硬的态度在德累斯顿的马尔哥和宫会见奥地利使者梅特涅。

一见到梅特涅,拿破仑就开门见山地对他说:“原来你们也想打仗。好吧,仗是有你们打的。我已经在包岑打败了俄国,现在轮到你们了。你们愿意这样就这样吧,维也纳见。”

其实,拿破仑嘴上虽然说不怕奥地利跟法国打仗,但心底想的却是以此来打消奥地利解除同盟的意愿。

但是,听到这话的梅特涅却觉得拿破仑不可一世,他提醒拿破仑道:“和平与否取决于你,你必须把你的势力缩小到合理的限度,否则,你就要在今后的斗争中垮台。”

此时,拿破仑果然没有抑制住自己“不可一世”的本性,竟然忘了自己只是想刺激一下梅特涅,更加强势地说道:“任何声音都吓不倒我,无论你们的兵力有多么强大,我都能制胜,而且,我每天都能收到奥地利军队方面的情报。像我这样的人,是不会在乎100万人的性命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